在9月7日揭晓的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项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成为得主之一,将与另一位得主、他的合作者陆锦标分享总共100万美元的奖金。此时,距他2012年在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时隔7年。未来科学大奖评委会说,“王贻芳的这项研究成果,将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研究,特别是解释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性提供了可能。”
点击查看视频
王小云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密码学家。她提出了密码哈希函数的碰撞攻击理论,并以此攻破了多个以前被普遍认为是安全的密码哈希函数标准,推动并帮助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的设计,并已在金融、电网、交通等重要领域广泛使用。量子保密通信是我本人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她在破解密码方面的工作也在侧面很好地推动了我们领域的发展。对她的杰出成就,我非常敬佩,也衷心祝贺王小云教授获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祝愿也相信她一定会在密码学的发展和支撑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做出更多重要贡献!
在未来论坛的现场连线中,当邵峰得知自己获奖时,表现得异常平静,第一句回复也只有简单的三个字“挺好的”。在会后的采访中,邵峰表示他自己的激动点其实非常高。但在撰写和投递天然免疫研究的文章时,会格外的高兴。而如今,这样一位冷静的科学家在未来还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改变,因为他刚下飞机,就兴奋得赶往实验室整理即将投递的两篇论文。就如同上一届获奖者带给我们的科学魅力,邵峰也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用科学改变未来。
图片直播回放
邵峰因其发现人体细胞内对病原菌内毒素LPS炎症反应的受体和执行蛋白的贡献摘得“生命科学奖”,王贻芳、陆锦标因其在实验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 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研究, 特别是解释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性提供了可能的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王小云因其在密码学中的开创性贡献,她的创新性密码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广泛使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促成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取得的成就荣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在2019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名单即将揭晓之际,我们收到了2018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林本坚先生的来信。在信中,他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变化、感悟以及对未来科学大奖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