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首个由非政府组织颁发的一个世界级的科学大奖,创立于2016年,下设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个奖项。未来科学大奖每年在中国北京举办颁奖典礼,对为全人类做出重大科研成果的科学家予以表彰。颁奖典礼同期举行的科学峰会,旨在邀请全球范围内卓有建树的科学家,分享科学发展的前沿成果,探讨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是唯一在中国举办的高端多领域国际性科学会议。


2019年,特邀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Steering Committee(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议题方向,下设Program Committee(程序委员会)负责制定议程和邀请国内外嘉宾,保证大会的学术水准和广泛的国际影响,中科院物理所丁洪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张晓东担任Program Committee的联席主席,共同提议并隆重推出2019未来科学大奖周。


盛邀全球近百位具有卓越影响力的顶尖科学家、商界领袖、艺术家共聚一堂、跨界对话。大奖周期间举办多场公共活动,主要包括与知名高校合作举办获奖人学术报告会,高峰论坛、科学峰会和颁奖典礼,由历届获奖者与国际知名艺术家首度联袂创作的“物演——科学观与艺术观”主题展览将同期举行。


作为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奖项,我们希望借助未来科学大奖颁奖盛典礼赞科学家,庆祝并分享科学成就,以科学精神影响中国、影响世界、影响下一代。



议程概览


1113-16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学术报告会

1115              未来科学大奖高峰论坛

1116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峰会

1117日上午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报告

1117日下午       物演_科学观与艺术观主题展览开幕式

                             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

Steering Committee(策划指导委员会)委员
丛京生
丛京生
Jason Cong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计算机系校长讲席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计算机学会(ACM)院士,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院士

丛京生教授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计算机系校长讲席教授(Chancellor’s Professor)、同时也兼任该校电子工程系教授。他曾在2005-2008年任UCLA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目前是领域特定计算中心(Center for Domain-Specific Computing, CDSC)主任,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体系结构、综合与技术实验室(VLSI Architecture, Synthesis, and Technology Laboratory, VAST)主任,并任北京大学-UCLA理工联合研究所共同主任。丛京生教授还担任北京大学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中心主任。丛京生教授是全球共认的计算机领域最优秀的学者之一. 他因“在FPGA工艺映射方面所作的先驱性工作而对FPGA科研及工业界作出的重要贡献”获得了2011ACM/IEEE A. Richard Newton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最具影响力奖。他于2000年因“在集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特别是在物理设计自动化、互联优化及FPGA集成方面作出的开创性贡献”当选IEEE Fellow,并于2008年因“在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的重要贡献”当选ACM Fellow。他于2010年因“在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特别是FPGA合成、VLSI互联优化,以及物理设计自动化方面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获IEEE电路与系统分会技术成就奖,并于2016年因“为FPGA的高层次综合建立的算法基础”获IEEE计算机分会技术成就奖。他是唯一一位同时获得这两个奖项的科学家。丛教授于2017年因“因通过FPGA综合算法的创新,在专用可编程逻辑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计算机系校长讲席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计算机学会(ACM)院士,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院士
丁洪
丁洪
Hong DING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199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5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物理博士。1995年至1998年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1998年至2008年在美国波士顿学院大学物理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2008年至今为中科院物理所的全职研究员。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的实验研究,主要利用光电子能谱研究高温超导体和拓扑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机理,取得了若干个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的重要成果。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被SCI引用超过11000次。1999年获美国的斯隆奖,2011年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林建华
林建华
Jianhua LIN
北京大学前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

林建华,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山东高密人,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1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前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


1982年2月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86年12月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1986年12月起在北京大学任教;1988年12月至1993年6月先后在德国Stuttgart的Max-Plank固体研究所和美国Iowa州立大学化学系和Ames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无机固体化学和无机材料化学;1993年6月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副教授,1995年任教授;1998年6月至2002年4月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院长,2001年4月任校长助理,2002年2月任教务长;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任重庆大学校长。2013年6月任浙江大学校长。2015年2月任北京大学校长。2017年4月任北京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8年10月不再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主要研究领域为固体化学,涉及新型无机固体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近年来,主要从事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新型微孔硼酸盐、稀土-过渡金属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研究。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二等奖,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北京大学前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
田刚
田刚
Gang TIAN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田刚,1958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在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解决了一系列几何及数学物理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Kahler-Einstein度量研究中做了开创性工作,引进了K-稳定性的新几何概念,并建立了该度量与K-稳定性的联系。曾获美国国家基金委1994年度沃特曼奖,1996年获美国数学会韦伯伦奖,2004年当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武向平
武向平
Xiangping WU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天体物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常委。主要从事宇宙学的研究, 主持了在天山地区开展的“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科学实验,现任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中国首席科学家。曾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谢晓亮
谢晓亮
Xiaoliang Sunney XIE
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BIOPIC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院院士

谢晓亮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博士学位。他是国际著名物理化学家、生物物理学家;哈佛大学讲席教授,并兼任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他是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及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开拓者。他实验室发明的单细胞基因组测序已经使得数以百计的试管婴儿成功避免了遗传疾病。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医学院院士,多次获得国际光学、化学、及生物研究奖,其中包括2015年的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

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BIOPIC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院院士
Program Committee(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
丁洪
丁洪
Hong DING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199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5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物理博士。1995年至1998年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1998年至2008年在美国波士顿学院大学物理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2008年至今为中科院物理所的全职研究员。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的实验研究,主要利用光电子能谱研究高温超导体和拓扑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机理,取得了若干个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的重要成果。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被SCI引用超过11000次。1999年获美国的斯隆奖,2011年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张晓东
张晓东
Xiaodong ZHANG
俄亥俄州立大学Robert M. Critchfield讲席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者

研究方向:计算机和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和存储管理;北京工业大学获电气工程学士学位,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10年被授予中国计算机学会颁发的“海外杰出贡献奖;2011年获得科罗拉多大学颁发的“工程与应用科学的杰出校友奖”;2018年获美国路创基金会的教育领导奖;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Fellow。

俄亥俄州立大学Robert M. Critchfield讲席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者
Program Committee(程序委员会)委员
励建书
励建书
Jian-Shu LI
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励建书,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自守型与李群表示理论的研究。198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后获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香港数学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等。现任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并任2018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


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凯
李凯
Kai LI
普林斯顿大学Paul & Marcia Wythes讲席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李凯是普林斯顿大学Paul M. Wythes '55, P'86 and Marcia R. Wythes P'86讲席教授,自1986年一直都是该系的成员。他从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中国科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从吉林大学获得理科学士学位。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操作系统、并行和分布式系统、存储系统和大数据分析。他开创了分布式共享内存(DSM),允许了计算机集群上共享内存编程,2012年获得了ACM SIGOPS名人堂奖。他建议采用用户级DMA机制以达到高效集群通信,探究了无限宽带技术的RDMA 标准。他与李飞飞教授共同指导ImageNet项目, 建立了最大的计算机视觉知识库,推动了深度学习,使之成为机器学习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他还创办了Data Domain公司, 开创了重复数据删除存储系统的产品线来取代数据中心的磁带库。该产品线一直占有市场的60%以上。公司于2007年上市,后被EMC并购。李凯被选为ACM院士, IEEE院士, 及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普林斯顿大学Paul & Marcia Wythes讲席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林建华
林建华
Jianhua LIN
北京大学前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

林建华,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山东高密人,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1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前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


1982年2月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86年12月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1986年12月起在北京大学任教;1988年12月至1993年6月先后在德国Stuttgart的Max-Plank固体研究所和美国Iowa州立大学化学系和Ames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无机固体化学和无机材料化学;1993年6月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副教授,1995年任教授;1998年6月至2002年4月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院长,2001年4月任校长助理,2002年2月任教务长;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任重庆大学校长。2013年6月任浙江大学校长。2015年2月任北京大学校长。2017年4月任北京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8年10月不再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主要研究领域为固体化学,涉及新型无机固体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近年来,主要从事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新型微孔硼酸盐、稀土-过渡金属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研究。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二等奖,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北京大学前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
刘小乐
刘小乐
Xiaole Shirley LIU
哈佛大学与 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统计,生物统计与计算生物学终身教授,Dana-Farber 功能性癌症表观遗传学中心主任

刘小乐课题组开发统计算法帮助先进高通量基因组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并通过生物信息大数据挖掘和高通量基因组学技术来研究癌症中基因调控机制,挖掘癌症的新药靶点及有效治疗方法。她现任美国国家癌症中心(NCI)癌症登月计划免疫治疗数据中心PI,在2018年美国癌症研究大会上(AACR)成为首位主会议华人女演讲者。刘小乐教授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过两百余篇论文,其中60余篇在Cell、Nature、Science系列杂志上。她曾获得过美国国防部前列腺癌研究新人奖、Sloan 基金会研究奖金、内分泌学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乳腺癌研究基金会学者奖等,并成为国际计算生物学协会(ISCB)的第一个华人Fellow。她实验室培养了17人获得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终身制教职。


哈佛大学与 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统计,生物统计与计算生物学终身教授,Dana-Farber 功能性癌症表观遗传学中心主任
毛淑德
毛淑德
Shude MAO
清华大学天文系主任

毛淑德,清华大学天文系主任,三十米望远镜董事会董事。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92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博士。1992-1999年在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和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2000-2010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和天文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正教授。2009年入选国家第二批“千人计划”,2010年全时回国。从事理论天体物理研究,提出了一种搜寻系外行星的新方法并指出可以利用引力透镜效应来限制暗物质晕的子结构数目,并取得了其他被国际同行认可的学术成果。2007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Bessel奖。主要研究兴趣为系外行星搜寻、星系动力学和引力透镜。


清华大学天文系主任
武向平
武向平
Xiangping WU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天体物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常委。主要从事宇宙学的研究, 主持了在天山地区开展的“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科学实验,现任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中国首席科学家。曾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谢晓亮
谢晓亮
Xiaoliang Sunney XIE
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BIOPIC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院院士

谢晓亮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博士学位。他是国际著名物理化学家、生物物理学家;哈佛大学讲席教授,并兼任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他是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及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开拓者。他实验室发明的单细胞基因组测序已经使得数以百计的试管婴儿成功避免了遗传疾病。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医学院院士,多次获得国际光学、化学、及生物研究奖,其中包括2015年的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

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BIOPIC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院院士
张寿武
张寿武
Shou-Wu ZHANG
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张寿武,普林斯顿数学系教授。生于1962年,安徽省和县西埠镇人。张教授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系,之后前往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数学家王元。1986年毕业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师从吕西安·施皮罗与格尔德·法尔廷斯。1991年获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就职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1992至1994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讲师,1994至199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助理教授。1996年至199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副教授。1998年至201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教授。2011年至今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教授。

 

张寿武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数论与代数几何。他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1年)、美国数学学会会士(2016年),他曾获得过斯隆研究奖(1997年)、晨兴数学金奖(1998年)、古根海姆基金奖(2009年)等奖项。

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议程
  • 11.13
  • 11.15
  • 11.16
  • 11.17



注意事项

* 学生票数量有限,仅供全日制在校学生购买。学生票提交购票信息后,由未来论坛核对有效学生身份信息。学生证件的发证机构需要是普通大、专院校,中、小学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符合政府教育部门所规定的年限、学期和课程等制度并经相应级别的教育机关注册的院校,不包括各类职工大学、电视大学、业余广播大学、函授学校等。如核对成功将发送确认信息。请在收到确认信息后,按照指示在半小时内完成付款以便获得购票成功信息。如核对成功后超时尚未付款,购买资格将被取消,需要重新通过审核购买门票。如核对不成功将会信息通知。学生票售完即止。

* 标准票为除学生群体及受邀媒体以外的门票。

* 媒体票仅限受邀媒体。

* 主办方将于活动前通过邮件及短信发出电子门票。门票仅限本人使用,现场需要实名验证。

* 若因参会者自身造成的参会信息不符而无法参会的情况,由参会者自行承担责任。 

* 本活动不支持退票。

* 本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未来论坛” 所有。


酒店和交通信息
北京国贸大酒店 立即预订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外大街1号
交通:乘坐地铁10线,国贸站E出口
电话: (86 10) 6505 2299
中国大饭店 立即预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北京国贸商城L2层
交通:乘坐地铁10号线,国贸站E口出
电话: (86 10) 6505 2266



未来论坛机构理事
未来论坛公益伙伴
未来论坛支持机构
未来科学大奖周战略合作伙伴
未来科学大奖周合作伙伴
未来科学大奖周官方出席合作伙伴
未来科学大奖周合作支持
未来科学大奖周战略合作媒体
青少年教育特别支持机构
特别鸣谢






丁洪
Hong DING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丁洪,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和首席科学家。

199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5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物理博士。1995年至1998年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1998年至2008年在美国波士顿学院大学物理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2008年至今为中科院物理所的全职研究员。

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的实验研究,主要利用光电子能谱研究高温超导体和拓扑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机理,取得了若干个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的重要成果。

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被SCI引用超过11000次。1999年获美国的斯隆奖,2011年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刘勇军
Yong-Jun LIU

刘勇军博士是世界级的免疫学专家,他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接受了博士后的训练。1991年,刘勇军博士进入业界,并先后在先灵葆雅与DNAX研究中心从事研发工作。在2002年,他出任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UT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免疫系主任一职,并在2011年担任贝勒研究所(Baylor Research Institute)的副总裁与首席科学家。在加入赛诺菲前,刘勇军博士担任Astrazeneca/MedImmune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全球研究部总裁。


刘小乐
Xiaole Shirley LIU
哈佛大学与 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统计,生物统计与计算生物学终身教授,Dana-Farber 功能性癌症表观遗传学中心主任

刘小乐课题组开发统计算法帮助先进高通量基因组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并通过生物信息大数据挖掘和高通量基因组学技术来研究癌症中基因调控机制,挖掘癌症的新药靶点及有效治疗方法。她现任美国国家癌症中心(NCI)癌症登月计划免疫治疗数据中心PI,在2018年美国癌症研究大会上(AACR)成为首位主会议华人女演讲者。刘小乐教授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过两百余篇论文,其中60余篇在Cell、Nature、Science系列杂志上。她曾获得过美国国防部前列腺癌研究新人奖、Sloan 基金会研究奖金、内分泌学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乳腺癌研究基金会学者奖等,并成为国际计算生物学协会(ISCB)的第一个华人Fellow。她实验室培养了17人获得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终身制教职。

周其林
Qilin ZHOU
表彰他们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 为合成有机分子, 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

发展新的化学反应及合成策略是现代化学和分子科学的基石之一。化学工作者在创造新物质的过程中,催生、带动和促进了诸多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包括新药研发、香料工业、材料科学、基因测序等领域。同时,合成化学为人类在分子水平认知物质世界和生命提供了重要方法和基础。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合成化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原子之间成键和断键提供了多种模式。然而,实现键的断裂和形成的精准性和高效性高度依赖于可以有效促进反应并控制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的催化剂。

基于理性的分子设计和创新的思路,马大为博士、周其林博士、冯小明博士分别发展了各具特色的催化剂,极大地促进或改变了几类重要有机化学反应的发展。马大为博士以氨基酸铜的络合物为催化剂实现了碳–氮键的高效构筑,为含苯胺片段的药物及材料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1]。周其林博士基于螺双二氢茚优势配体骨架设计和发展了多种新型手性螺环配体及催化剂。其中,超高效不对称催化氢化的手性螺环铱、铑催化剂提供了高效合成手性药物和关键中间体的新方法、新技术[2]。冯小明博士设计合成了系列手性双氮氧配体及催化剂,以优秀的对映选择性实现了多种手性Lewis酸催化的碳–碳成键新反应,为一些重要生理活性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有效方法[3]。马大为博士的马氏胺化反应,周其林博士的周氏手性螺环配体及催化剂,冯小明博士的冯氏手性双氮氧配体及催化剂在国际上学术界和工业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1] Acc. Chem. Res. 2008, 41, 1450.

[2] Acc. Chem. Res. 2008, 41, 581.

[3] Acc. Chem. Res. 2011, 44, 574.

季向东
Xiangdong JI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2019轮值主席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2000 )。他曾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基金(2003-2005)、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2014)、美国杰弗逊杰出核物理学家奖(2015)和美国物理学会赫尔曼•费什巴赫奖(2016)。季向东现任中国高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杂志物理力学与天文副主编,《National Science Review》编委,以及美国EIC 加速器顾问委员会成员。他曾任美国能源部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聘任美国国家核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NSAC member),美国Jefferson 国家实验室运作顾问委员会成员(PAC member),美国物理学会Bonner 奖评审小组成员。他还担任过欧洲物理学杂志A 系列(强子物理和核物理)编委、美国国家理论核物理研究所顾问委员、美国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s 核物理会议主席(1999年)。


他长期从事核物理与高能物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在原子核物理理论及质子中子结构和量子色动力学(QCD)研究方面做出了多个创新成果,包括发现推广部分子分布函数和用来测量它的深虚康普顿物理过程并在实验上被验证;提出质子自旋结构的Sum Rule;发明格点大动量有效场论(LaMET)来计算部分子物理。他目前主要从事暗物质寻找实验和以及中微子马约拉纳特性的研究。他先后发表论文160 多篇,其中30篇发表在“物理学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论文总引用超过13000 次,单篇文章最高引用1500 多次(摘自高能物理通用的INSPIRE 数据库)。


张寿武
Shou-Wu ZHANG
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

张寿武,普林斯顿数学系教授。生于1962年,安徽省和县西埠镇人。张教授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系,之后前往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数学家王元。1986年毕业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师从吕西安·施皮罗与格尔德·法尔廷斯。1991年获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就职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1992至1994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助理教授,1994至199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继续担任助理教授。1996年至199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副教授。1998年至201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教授。2011年至今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教授。


张寿武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数论与代数几何。他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1年)、美国数学学会会士(2016年),他曾获得过斯隆研究奖(1997年)、晨兴数学金奖(1998年)、古根海姆基金奖(2009年)等奖项。


张懋中
Mau- Chung Frank Chang

张懋中博士现为洛杉矶加州大学胜华杰出讲座教授。曾任加州千橡城洛克威尔科学中心之高速电子实验室副主任(1983-1997)、洛杉矶TRW M/A-Com公司之研究工程师(1980-1983)


张博士对高速半导体元件和高频无线及混合信号电路在通信、雷达、联结、影像等系统的研究卓著。其所研发的砷化镓功率放大器製成的手机信号发射器在全球已超过500亿台,为无线通讯产业界及学术界带来开创性的贡献,荣膺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学会(IEEE)会士、美国工程学院院士(2008)、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2012)以及美国发明家学院院士(2015)等殊荣。


张博士更曾获美国IEEE David Sarnoff Award (2006)及英国IET J. J. Thomson Medal for Achievement in Electronics (2017),表彰其在近代高速电子学的先驱成就。

张晓东
Xiaodong ZHANG
俄亥俄州立大学Robert M. Critchfield讲席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者

研究方向:计算机和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和存储管理;北京工业大学获电气工程学士学位,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10年被授予中国计算机学会颁发的“海外杰出贡献奖;2011年获得科罗拉多大学颁发的“工程与应用科学的杰出校友奖”;2018年获美国路创基金会的教育领导奖;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Fellow。

武向平
Xiangping WU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项目首席科学家。1961年1月27日出生于陕西省黄龙县。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85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宇宙学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天体物理和观测宇宙学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较早建立了星系团的强引力透镜统计理论,提出了在星系团中心存在致密暗物质核的思想;解释了利用微引力透镜效应寻找银河系晕暗物质实验所发现事例的成因,为认识银河系暗晕的物质构成起了积极作用;利用光学、X射线和引力透镜三种方法联合测定了诸多引力透镜星系团的中心质量,发现传统方法之偏离;利用星系群和星系团的X射线和光学观测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其动力学特性,所建立的统计相关关系被广为采用;领导了在新疆天山地区建设用于‘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的大型低频射电望远镜阵列21CMA,成为国际上较早开启宇宙再电离探测的重大设备。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11年度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王晓东
Xiaodong WANG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王晓东博士1963年出生于中国武汉,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1年获美国得克萨斯州西南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博士。现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所长。自1995年以来,王晓东博士主要致力于人体细胞凋亡的研究,凋亡是细胞的一种特殊生理功能,对人体正常发育和清除损伤细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凋亡的缺陷是肿瘤发生的关键步骤。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王晓东博士领导的实验室发现了细胞凋亡的生化通路与其作用机理。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王晓东博士还研发出针对肿瘤细胞凋亡的新型实验性肿瘤治疗药物。王晓东博士2004年被评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4年入选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外籍会员,并获得多项国际生物研究奖,其中包括2006年的“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谢晓亮
Xiaoliang Sunney XIE
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BIOPIC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院院士

谢晓亮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博士学位。他是国际著名物理化学家、生物物理学家;哈佛大学讲席教授,并兼任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他是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及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开拓者。他实验室发明的单细胞基因组测序已经使得数以百计的试管婴儿成功避免了遗传疾病。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医学院院士,多次获得国际光学、化学、及生物研究奖,其中包括2015年的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

饶毅
Yi RAO

饶毅为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脑科学中心主任。回国前任教于美国华盛顿大学和西北大学。


曾任Journal of Neuroscience、Developmental Biology等国际学术刊物和Cell Research等中国学术刊物编委。1985年至2009年,饶毅研究神经发育的机理:克隆控制果蝇神经细胞命运的基因big brain;证明脊椎动物两个眼睛来源于同一前体;发现神经导向的排斥性蛋白质Slit;发现Slit和吸引性导向蛋白质Netrin下游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提出从神经细胞到白细胞等体细胞享有共同的导向机理。2004年以来,饶毅教授在中国的实验室主要研究行为的分子和细胞机理:发现控制果蝇争斗的外周和中枢分子机理;发现影响群养与单养动物争斗差别的分子机理;发现中枢神经递质五羟色胺调节老鼠雄性和雌性的性偏好行为。


饶毅于1985年赴美,1996年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中心研究员、1999年协助推动建立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02年至2005年共同组建和主持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中心、2004年至2009年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2007年全时回国,2007年至2013年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1年起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主任,2012年起任北京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所长,2016年至2019年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

William James Greenleaf
斯坦福大学副教授

William Greenleaf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Genetics Department at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with a courtesy appointment in the Applied Physics Department. He is a member of Bio-X, the Biophysics Program, the Biomedical Informatics Program, and the Cancer Center. He received an A.B. in physics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summa cum laude) in 2002, and received a Gates Fellowship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for one year in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 UK (with distinction). After this experience abroad, he returned to Stanford to carry out his Ph.D. in Applied Physics in the laboratory of Steven Block, where he investigated, at the single molecule level, the chemo-mechanics of RNA polymerase and the folding of RNA transcripts. He conducted postdoctoral work in the laboratory of X. Sunney Xie in the 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 Department at Harvard University, where he was awarded a Damon Runyon Cancer Research Foundation Fellowship, and developed new fluorescence-based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methodologies. He moved to Stanford 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November 2011. Since beginning his lab, he has been named a Rita Allen Foundation Young Scholar, an Ellison Foundation Young Scholar in Aging (declined), a Baxter Foundation Scholar, and a Chan-Zuckerberg Investigator. His highly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links molecular biology, computer science, bioengineering, and genomics a to understand how the physical state of the human genome controls gene regulation and biological state. Efforts in his lab are split between building new tools to leverage the power of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nd cutting-edge microscopies, and bringing these new technologies to bear against basic biological questions of genomic and epigenomic variation. His long-term goal is to unlock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al “regulome” — i.e. the factors that control how the genetic information is read into biological instructions — profoundly impact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cells maintain, or fail to maintain, their state in health and disease.

郭帅
Shuai Guo

Affiliation

·2016-present: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2013-2016: 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Assistant Professor

·2011-2013: BICMR, Peking University 

                    Simons Postdoctoral Fellow


Education

·2010-2011: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Exchange student

                   Advisor: Gang Tian

·2006-2011:Department of Mathematical Science, Tsinghua University 

                   Ph.D. in Pure Mathematics

                   Advisor: Jian Zhou

                   Dissertation: “Orbifold elliptic genus, Vertex algebra and Landau-Ginzburg/Calabi-Yau correspondence ”

·2002-2006:Department of Physics, Tsinghua University

                   B.A. in Fundamental Science

                   Advisor: Jian Zhou

                   Thesis: “Equivariant cohomology and localization formula”


Selected Papers

·Structure of Higher Genus Gromov-Witten Invariants of Quintic 3-folds, arXiv:1812.11908, with Felix Janda and Yongbin Ruan.

·BCOV's Feynman rule of quintic 3-folds, arXiv: 1810.00394, with Huai-Liang Changand Jun Li.

·Polynomial structure of Gromov-Witten potential of quintic 3-folds, arXiv: 1809.11058,with Huai-Liang Chang and Jun Li.

·The theory of N-Mixed-Spin-P fields, arXiv: 1809.08806, with Huai-Liang Chang, JunLi and Wei-Ping Li.

·Genus one GW invariants of quintic threefolds via MSP localization, arXiv: 1711.10118, IMRN (to appear), with Huai-Liang Chang, Wei-Ping Li and Jie Zhou.

·A Mirror Theorem for Genus Two Gromov-Witten invariant of Quintic 3-fold, arXiv:1709.07392, with Felix Janda and Yongbin Ruan.

·The Genus-One Global Mirror Theorem for the Quintic Threefold, arXiv:1703.06955,Compositio Mathematica, Vol. 155, Issue 5, 995-1024, (2019), with Dustin Ross.

·Virasoro constraints and polynomial recursion for the linear Hodge integrals, Lett Math Phys, Vol. 107 No. 4, (2017), with Gehao Wang.

·Genus-One Mirror Symmetry in the Landau-Ginzburg Model, arXiv:1611.08876, Algebraic Geometry, Vol. 6, Issue 3, 260-301, (2019), with Dustin Ross.

·Gopakumar-Vafa BPS invariants, Hilbert schemes and quasimodular forms. I, Adv. Math. 268, 1–61,(2015) , with Jian Zhou.


曾坚阳
Jianyang Zeng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长聘副教授

曾坚阳,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获得浙江大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2011年,在美国杜克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2年期间,在杜克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生物学、机器学习和大规模数据分析。已在国际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通讯作者论文包括《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细胞》杂志子刊《细胞系统》(Cell Systems)、Nucleic Acids Research、Bioinformatics、计算生物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一流会议RECOMB、ISMB和AAAI等,合作作者论文包括《自然》(Nature)期刊等。在计算生物学领域和人工智能的国际一流会议ISMB、RECOMB、IJCAI上担任程序委员会委员

马丁
Ding MA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马丁,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针对我国社会能源和资源优化利用过程,主要开展氢能制备与输运,以及高值碳基化学品/油品合成等方面研究工作。获得2013年度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2014年度王选青年学者奖,2017年中国催化青年奖,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优秀青年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16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of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2014-2017年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副主编; 目前担任ACS Catalysi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副主编,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Science Bulletin、 Joule、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等刊编委和顾问编委。

Klaus von Klitzing
1985诺贝尔奖获奖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Klaus von Klitzing was born in 1943 in Schroda. He received his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ürzburg in 1972. After research stays in England, USA and France he became a Professor at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Munich in 1980. Since 1985, he was until 2018 director at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id State Research in Stuttgart, Germany. He has been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in 1985 for the discovery of the Quantum Hall Effect. This quantum effect opened a new research field and plays a major role in metrology, not only as a resistance standard RK=h/e² with the Planck constant h and the elementary charge e, but also in connection with the realization of a new SI system, especially a new kilogram, based on  fundamental constants. Since 20.5.2019, the von Klitzing constant RK has a fixed value like the velocity of light. 


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500 papers in the field of semiconductor quantum structures and received a large number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wards. He holds 22 honorary degrees including honorary professor at Fudan University, Wuhan University and Shanghai University. Besides many other fellowships, he is a foreign member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Pontifical Academy of Sciences. Since 2018, he is an Advisory Board Member of Beijing Academy of 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s (BAQIS).


Eric Smith
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兼首席研究员; 佐治亚理工学院高级研究科学家; 圣菲研究所外聘教授

Eric Smith is a Professor and Principle Investigator of the Earth-Life Science Institute in the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 Senior Research Scientist in th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t the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External Professor of the Santa Fe Institute in New Mexico.


His research concerns the origin of life as a phenomenon in planetary geochemistry, and major transitions in living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His approach is highly interdisciplinary, drawing on biochemistry and geochemistry,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computational modeling, but also incorporating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robustness, complexity, and error correction from modern physics, computer science, and control theory.  

Smith was trained in Physics and Mathematics at 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S.) and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Ph.D.).  Much of his current research philosophy was formed during eleven years in residence at the Santa Fe Institute, where he remains an affiliated professor.  At SFI, in addition to the origin of life and evolution, his research topics included financial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statistical physics, biophysics, and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d semantics.


Smith is the co-author, with Harold Morowitz, of The Origin and Nature of Life on Earth: The Emergence of the Fourth Geosphere (Cambridge U. Press, 2016); with Supriya Krishnamurthy, of Symmetry and Collective Fluctuations in Evolutionary Games (Institute of Physics Press, 2015); and with Martin Shubik, of The Guidance of an Enterprise Economy (MIT Press, 2016).  


乔杰
Jie Qiao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乔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现任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女医师协会会长,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中文版》主编,《NEJM医学前沿》特聘顾问等。


乔杰多年来一直从事妇产及生殖健康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领导团队不断揭示常见生殖障碍疾病病因及诊疗策略、创新生育力保存综合体系并从遗传学、表观遗传学角度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机制进行深入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胚胎基因诊断技术,为改善女性生育力、防治遗传性出生缺陷做出重要贡献,大力推动了我国女性生殖健康科研事业发展。带领北医三院团队每年诊治疑难不孕患者60万人次。作为第一或责任作者在Lancet、Science、Cell、Nature、JAMA、Nature Medicine、Nature Genetics等国际顶尖知名杂志发表SCI文章211篇。


张怀良
Huai-liang CHANG
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

Professional Experiences

•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HKUST, HK) Associate Professor (2015 -present)

Assistant Professor (2009 - 2015)

• International School for Advanced Studies (SISSA, Italy) Postdoctor in mathematical physics (2007-2009 June)

• National Center for Theoretical Sciences (NCTS, Taiwan) Research assistant (2001-2002)


Education

•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USA) Ph.D. in mathematics (2002-2007)

•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BS in mathematics (1997-2001)


Research Interests

• Algebraic Geometry: deformation theory and moduli spaces;

• Mathematical physics: Gromov Witten theory, Landau Ginzburg theory, Fan-Jarvis-Ruan-Witten theory, Mirror Symmetry, Donaldson and Seiberg Witten theory.


Award

• The Hong Kong Mathematical Society Young Scholars Award 2018 (May)

• Two best paper awards In the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Chinese Mathematician (ICCM 2017).

– Best Paper Award Gold Medal for the paper with J. Li, Weiping Li published on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in 2015. The organization is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Chinese Mathematician.

– Distinguished Paper Award for the paper of H.L. Chang, Y.H. Kiem and J. Li, “Torus localization formulas for cosection localized virtual cycles ” published on Adv. Math in 2017. The organization is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Chinese Mathematician.

• HKUST Science School Research Award (2018 Dec)

Invited talk in Conferences/Workshop (July 2016 - Aug 2018)

• Title “Geometry and Applications of Mixed Spin P-fields” (Lecture series in the Workshop on Degenerate Contributions to Enumerative Invariants a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July 30 - August 3, 2018.)

• Title “MSP theory: counting curves in quintic Calabi Yau threefolds” ( The 3rd KTGU Mathematics Workshop for Young Researchers, Kyoto University, February 17-, 2018.)

• Title “MSP theory: counting curves in Quintic Calabi Yau threefolds” (the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Chinese Mathematician, Guanzhou, China, December 27-29, 2017.)

• Title “Mixed Spin P fields and Gromov Witten invariants” (National conference on Algebraic Geometry, July, 2017, Chinese Academy Sinica, Beijing.)

• Title “Mixed Spin P fields” (Crossing the Walls in Enumerative Geometry” at Columbia University), January 27-29, 2017.

• Title “On some properties of Mixed Spin P fields” (Global Mirror Symmetry Workshop, June, 2016,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 Title “Recursion of quintic’s FJRW invariants via mixed-spin-P fields” (The 7th Pacific RIM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2016, PRCM, National Seoul University, Seoul, Korea)

• Title “Application of cosection localization via P fields” (Algebraic Geometry in East Asia 2016 January 18-22, 2016) Auditorium, Graduate 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Selected Publications

• Huai-Liang Chang, Jun Li, Wei-Ping Li, Chiu-Chu Melissa Liu, On the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of Mixed Spin P-fields, Proceedings of Symposia in Pure Mathematics, Vol 96, 2017.

• Huai-Liang Chang, Young Hoon Kiem, Jun Li, Torus localization formulas for cosection localized virtual cycles, Adv.Math. 308 (2017) 964-986, arXiv:1502.00078.

• Huai-Liang Chang, Jun Li, Wei-Ping Li, Witten’s top Chern class via cosection localization,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200(2015), p 1015-1063.

• Huai-Liang Chang, Jun Li, An algebraic proof of the hyperplane property of the genus one GW- invariants of quintics,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Geometry 100(2015), No. 2, p 251-299.

• Huai-Liang Chang, Young-Hoon Kiem, Poincare invariants are Seiberg-Witten invariants, Geometry and Topology 17(2013), p 1149-1163.

• Huai-Liang Chang, Jun Li, Semi-Perfect Obstruction theory and DT Invariants of Derived Objects, Communications in Analysis and Geometry 19(2011), No. 4, p 807-830.

Conference organized

• IAS program on Gromov-Witten Theory and Quantization, IAS, HKUST, July 2-12, 2013.



Jamie B. Spangler
Johns Hopkins大学助理教授

Dr. Jamie Spangler earned a 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nd went on to complete a Ph.D. in Biological Engineering at MIT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essor K. Dane Wittrup. She conducted postdoctoral training in Professor K. Christopher Garcia’s lab at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and then launched her independent research group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in July 2017, jointly between the department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hemical & Biomolecular Engineering. Dr. Spangler’s lab, located in the Translational Tissue Engineering Center at the School of Medicine, applies structural and mechanistic insights to re-engineer existing proteins and design new proteins to interrogate and therapeutically modulate the immune response. In particular, her group focuses on molecular engineering of immune proteins such as cytokines, growth factors, and antibodies for targeted treatment of diseases including cancer, infectious diseases, autoimmune disorders. Dr. Spangler’s work has been recognized with honors including a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aduate Fellowship, a Leukemia & Lymphoma Society Career Development Fellowship, a V Foundation Scholar award, and a Maryland Stem Cell Research Fund Discovery award.

张浩
Hao Zhang
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张浩于2006年至2010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以及经济学辅修)。之后前往美国杜克大学并于2014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以及电子工程硕士学位)。2014年-2018年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研究方向是拓扑量子计算实验。实验体系是基于半导体纳米线的马约拉纳零能模,并受到微软公司资助。2018年8月回到清华大学物理系任副教授,以及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兼聘教授。张浩课题组致力于通过微纳米级的器件加工制备出马约拉纳量子芯片,进而通过极低温量子输运的测量来实现操控和‘编织’操作以及首个拓扑量子比特。张浩目前在该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等身份发表Nature文章两篇,Nature子刊以及PRL等四篇。

Omar M. Yaghi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材料科学部主任

Omar M. Yaghi received his B.S. degree from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Albany (1985), and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 (1990). He was an NSF Postdoctoral Fellow at Harvard University (1990-92). He has been on the faculties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1992-98),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9-2006), and UCLA (2007-2011). He is currently the James and Neeltje Tretter Chair Professor of Chemistry at UC Berkeley, and a Senior Faculty Scientist at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He is the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Berkeley Global Science Institute. He is also the Co-Director of the Kavli Energy NanoScience Institute, and the California Research Alliance by BASF.


He is widely recognized for establishing a new field of chemistry, reticular chemistry, which has led to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mong many other new classes of porous materials. He has been recognized by numerous awards among these are: Solid-State Chemistry Award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d Exxon Co. (1998), Sacconi Medal of the Italian Chemical Society (2004),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Medal for pioneering work in the theory, design,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2007),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Chemistry of Materials Award (2009), United Kingdom's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Centenary Prize (2010), China Nano Award (2013), King Faisal International Prize in Science (2015), Mustafa Prize in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2015), TÜBA Academy Prize in Basic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2016),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Spiers Memorial Award (2017), King Abdullah II Order of Distinction of the First Class (2017), Japan Society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 International Award (2017), Kuwait Prize in Fundamental Sciences (2017), 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 conferred by the World Cultural Council (2017), BBVA Foundation Frontiers of Knowledge Award in Basic Sciences (2018), and Wolf Prize in Chemistry (2018). He published over 280 articles, which have received an average of over 500 citations per paper. 


毕彦超
Yanchao Bi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未来论坛青年理事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教授、PI。于2006年哈佛大学心理学系脑、认知、行为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核心研究兴趣为物体识别和语义记忆的认知神经基础。973青年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任Cognition, Neurobiology of Language,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等杂志编委;Fulbright scholar;获美国心理学会Observer 新星奖(Rising Star)、茅以升青年科技奖等奖项。

李昂
Ang Li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昂1982年出生于吉林。200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师从杨震教授。随后赴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接受研究生教育和训练,师从K. C. Nicolaou教授,并于2009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作为博士后在新加坡化学与工程科学研究所Nicolaou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2010年9月,入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至今。201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7年,获得四面体青年科学家奖 (有机合成类)。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发展了一些用于构建复杂分子结构的合成策略,已完成15类以上90多个天然产物的合成。

王戈
Ge Wang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音乐和声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for Computer Research in Music and Acoustics (CCRMA)

 Department of Music (also Computer Science, by Courtesy)

 Stanford University


RESEARCH INTERESTS

Artful design; computer music;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d interactive software design for computer music;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design; laptop orchestra; computer-mediated performance, sound synthesis and analysis; toy and game design; audiovisual design; mobile music; virtual reality and augmented reality design, human-in-the-loop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hilosophy of design and aesthetics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at intersection of arts, engineering, and the humanities.


AWARDS AND ACCOMPLISHMENTS

The Roberta Bowman Denning Fund for Humanities and Technology, 2017

For projects that promote focused attention on Humanities and Technology and that

demonstrates the benefits of cross-disciplinary approaches in research and teaching; To

support book project and the design of “The Artful Design” curriculum.

John Simon Guggenheim Foundation Fellowship, 2016

For prior achievement and exceptional promise in scholarship or creativity in the arts.

Project: Artful Design: Technology in Search of the Sublime — a book and manifesto about

technology and its shaping, meticulously designed using a radical, unconventional format.

http://www.gf.org/fellows/ge-wang/ | https://artful.design/

Residency, Stanford Center @ Peking University, 2014

To bring Stanford Laptop Orchestra to China for residency, joint graduate seminar with local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live performance; first laptop orchestra venture into China.

Champion of the Arts, 2013

Annual award recognizes an individual for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promotion of music

and the arts in Silicon Valley. Presented by Cantabile Youth Singers and City of Palo Alto.

Faculty Fellow, Stanford Center @ Peking University, 2013

Summer residency to promote the arts and technology in outreach to China.

Co-founder of Smule, a mobile music startup, 2008-2013

Built from inception in 2008 to 125 millions users in 2013.

Inventor and chief designer of mobile music apps (iPhone, iPad, Android):

Ocarina, Magic Piano, Leaf Trombone: World Stage, Magic Fiddle

Combined: over 100 million users (since 2008)

Apple Hall of Fame App: Ocarina

Inducted in the inaugural class in 2010 by Apple Inc.

Stanford University “Three Books” Author, 2012

As author of mobile/social music applications for class 2016; curated by Mark Applebaum

San Francisco Symphony Board of Governors, 2011-present

Board Member.

Emerging Pioneer Award, 2012

Selected by independent jurors, KAPi at CES 2012

Annenberg Faculty Fellow 2009-2011, Stanford University

“… to recognize outstanding junior faculty in the Humanities and Arts.”

Best Children’s App: Magic Piano, 2011

Selected by 11 independent jurors from over 500 products at KAPi, CES 2011

The 2010 Creativity 50 Award

Awarded annually to 50 individuals worldwide for creative thinking and doing in media,

technology, and culture, Creativity Magazine, 2010.

Entrepreneurs We Love 2010, Inc. Magazine

… for “turning app development into an art form.”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Creative IT Grant (No. IIS-0855758), 2010-2012

Co-PI (with Georgia Tech), exploring improvisation in computer music

App-Nation Pioneer Award 2010

Awarded for achievement impacting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mobile applications.

The 2009 Creativity 50 Award

Awarded annually to 50 individuals worldwide for creative thinking and doing in media,

technology, and culture, Creativity Magazine, 2009.

The Silicon Valley 40 Under 40

Awarded annually to 40 individuals for innovation, San Jose Business Journal, 2009.

2006 ICMA Swets & Zeitlinger Distinguished Paper Award

“TAPESTREA: Re-composing Natural Sounds” (with Ananya Misra and Perry Cook)

 Awarded annually to one paper at the 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

2004 ICMA Best Presentation Award

 For: “The Audicle: A Context-sensitive, On-the-fly Audio Programming Environ/mentality”

 Chosen from 210 research paper presentations, by vote from conferees ICMC 2004

2004 ACM Multimedia Best Open-Source Software Competition (co-winner)

 For: “ChucK : Programming Language for Real-time Audio and Multimedia”

 Selected from 10 open-source projects, by jury at ACM Multimedia 2004, New York.

2003 ICMA Best Presentation Award

 For: “ChucK: A Concurrent, On-the-fly Audio Programming Language”

 Chosen from 80 research paper presentations, by vote from conferees at ICMC 2003

Presented more than 100 invited talks and keynotes (2007–present)

Topics: artful design, computer music, programming, music software design, mobile music,

social music, laptop orchestra, design, art & entrepreneurship, philosophy of design.

 

PATENTS (AWARDED AND PEND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and Rendering of Performance on Synthetic Musical Instrument.” U.S. Patent 8222507. With Spencer D. Salazar and Perry R. Cook, assigned to Smule 2012. Description: Capturing multiple gestures on a mobile device (blowing on the microphone, touching various points on a multi-touch screen, tilting the

device, etc.), encoding those gestures (effectively compressing the performance), using the gesture codes to control a synthesizer in real time, uploading the gesture codes to a server for later transmittal and resynthesis on another client, using uploaded gestures to render a sound file (.wav, .mp3, etc.) on a server and offering playback of such files on a mobile or nonmobile device (e.g., via a web browser). Geo-coding the location of a performance, transmitting that information to a server, and using it later to display resynthesized performances on a globe or map (either on mobile device or other).


“World Stage for Pitch-Corrected Vocal Performance.” Patent Filed 2012, U.S. Nonprovisional 12/876133. With Spencer D. Salazar, Rebecca A. Fiebrink, Mattias Ljungstrom, Jeffrey C. Smith, and Jeannie Yang. Description: Global Community Singing: retrieval and playing back (with globe display) on a mobile device and mixed (possibly pitch-corrected and/or harmonized), rendered, and geo-coded vocal performance. Collecting and displaying further geo-coded data about performances, such as “likes/loves,” rankings, thumbs-up/down, chat and comments, etc. Mixing multiple asynchronous performances into crowdsourced choir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pture and Rendering of Performance on Synthetic String Instrument.” Patent Filed 2011, U.S. Non-provisional 13/292773. With Spencer D. Salazar, Rebecca A. Fiebrink, Mattias Ljungstrom, Jeffrey C. Smith, and Jeannie Yang. Description: Capture of finger gestures on virtual strings, combined with finger gestures indicative of bowing one or more strings, using an encoding of the gesture streams to control a digital string instrument model for sound synthesis. Displaying score-driven markers on the multi-touch display to indicate to the user where and when gestures should be performed in real-time.


“Audiovisual Sampling for Percussive-Type Instrument with Crowd-sourced Content Sourcing and Distribution.” Patent Filed 2012, U.S. Non-provisional 13/607153. With Nick Kruge and Perry Cook. Description: Capture of short video / audio clips, triggered by audio events and settings. Converting and pre-caching of clip video frames. Trigger playback of clips by tapping, in a displayed array (palette) of clips, with optional pitch and time transformations. Video playback (dynamic framerate) driven by audio playback. Capturing of taps and gestures, for playback in looping mode. 


CV: https://www.gewang.com/cv.pdf


物演_科学观与艺术观
科学家与艺术家的联手,艺术家与科学家的互激

物演_科学观与艺术观


联合出品:未来论坛、锡纯公益

承办:艺琅国际

开幕时间:2019年11月17日  14:00

地点:中国大饭店一楼会议厅前厅

展览主席:冯仑、武红、李红

策展人:顾振清

顾问:黄笃


艺术组合 

(以科学家荣获未来科学大奖的时间前后为序)


卢煜明 (2016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人)

×

杨千 (当代艺术家)


薛其坤 (2016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人)

 × 

 王度 (当代艺术家)


潘建伟 (2017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人)

 ×  

李晖 (当代艺术家)


许晨阳 (2017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人)

 ×  

费俊 (当代艺术家)


马大为 (2018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人)

 ×  

陈文令 (当代艺术家)



主题阐述


顾振清


物,就是世间万物之存在,就是自然存在、精神存在和社会存在的概括。

万物存在的演化、演变、演进,即为物演。

万物生长,宇宙赓续。

物演是一种万物演化的、动态的共生关系。

物演就是大自然的趋势。物演规则在一种大尺度的时空格局下支配、驱动着世间万物。

自然存在、精神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物演景观,则影响、刷新着当代科学家、艺术家的宇宙观、价值观以及理性逻辑的思维模型。





张远波
Yuanbo Zhang
复旦大学物理系特聘教授

张远波,男,2000年获北京大学学士学位。2000年8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于2006年获博士学位。同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期三年的Miller Fellowship,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起为复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远波的研究方向为低维纳米体系,特别是二维材料的电学研究。在量子输运,扫描隧道显微和能谱技术方向有丰富的研究经验。2015年获得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另外还获得,IUPAP Young Scientist Prize (C8),“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Nishina Asia Award等奖项。

梁晗
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教授

梁晗博士现任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系正教授,副系主任,同时兼系统生物学系教授.  他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2006年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博士,2009年加入MD安德森癌症中心开始独立教职。他的课题组致力于癌症大数据组学分析和相应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开发。目前的主要课题包括增强子,RNA编辑, 功能蛋白质组, 癌症标识物,和药物靶点的研究。他共发表论文>140篇,其中作为主要通讯作者,在Cell, Cancer Cell,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Methods, Nature Genetics, Nature Metabolism 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篇。同时,他担任重要癌症组学合作项目如美国癌症组学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和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nternational Cancer Genome Consortium) 泛癌种全基因组计划的领导职务。自2012来,他的科研工作受到美国主流媒体如《华尔街日报》和《新闻周刊 》关注和中国中央电台采访。

Rahul Satija
纽约大学助理教授

Core Faculty Member, New York Genome Center

Assistant Professor, NYU Center for Genomics and Systems Biology


Rahul Satija, PhD, is a Core Member and Assistant Investigator at the New York Genome Center, with a joint appointment as Assistant Professor at Center for Genomics and Systems Biology at NYU.


Dr. Satija’s group focuses on developing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to sequence and interpret the molecular contents of a single cell. His group applies single cell genomics to understand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cell-to-cell variation,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immune regulation and early development. His group has developed and maintained the R package Seurat for the analysis, explo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single-cell data.


Dr. Satija holds a BS in Biology and Music from Duke University, and obtained his PhD in Statistics from Oxford University as a Rhodes Scholar. Prior to joining NYGC, he was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at the Broad Institute of Harvard and MIT, where he developed new methods for single cell analysis.


韩松
麻省理工学院(MIT)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

Song Han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MIT EECS. Dr. Han received the Ph.D. degree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rom Stanford advised by Prof. Bill Dally. Dr. Han's research focuses on efficient deep learning computing. He proposed “Deep Compression” and “ EIE Accelerator" that impacted the industry. His work received the best paper award in ICLR'16 and FPGA’17. He is the co-founder and chief scientist of DeePhi Tech which was acquired by Xilinx.

高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博导、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主任,鹏城实验室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工作组组长。1991年获日本东京大学电子工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多媒体计算。他在视频编码与系统,人脸识别以及手语识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曾5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年底当选IEEE Fellow; 2013年底当选ACM Fellow。

方辰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方辰于1982年7月生于北京。他于2004年和2011年分别在北京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取得了物理学的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方辰于2011-2015年陆续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伊林诺伊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任博士后研究助理。2015年11月回国,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18年8月起任研究员。方辰在回国后的主要工作包括:提出高阶拓扑绝缘体的理论,完成了非磁性能带体系在230个空间群中的拓扑分类,找到了能带不可约表示和拓扑性质的完整映射,用新方法预言了逾8000种新的拓扑材料,远超过去十年人们发现的拓扑材料总和。

Jonathan I. Lunine
David C. Duncan Professor, Cornell University

Jonathan Lunine is the David C. Duncan Professor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and Chair of the Department of Astronomy at Cornell University, in Ithaca, NY.  He is also the David Baltimore Distinguished Visiting Scientist at the NASA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in Pasadena, CA. Lunine is interested in how planets form and evolve, what processes maintain and establish habitability, and what kinds of exotic environments (methane lakes and seas on Titan, for example) might host a kind of chemistry sophisticated enough to be called "life".  He pursues these interests through theoretical modeling and participation in spacecraft missions.  He worked with the radar and other instruments on Cassini and the Huygens Titan Probe, is co-investigator on the Juno mission now in orbit at Jupiter, and on the MISE instrument for the Europa Clipper mission.  He is the Interdisciplinary Scientist for Astrobiology for the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focusing on characterization of extrasolar planets and Kuiper Belt objects.  Lunine has contributed to concept studies for a wide range of planetary and exoplanetary missions. Lunine is a member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AS) and has participated in or chaired a number of advisory and strategic planning committees for the NAS, NSF and NASA. He received a B.S. degree in Physics and Astronom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in 1980, and M.S. and Ph.D. degrees in Planetary Science in 1983 and 1985 from Caltech. 

沈志强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

沈志强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射电天文学家,长期从事射电天文学中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技术及其在天体物理中的观测研究,主要研究兴趣包括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VLBI观测以及数值模拟、对活动星系核致密中心区域的高分辨率(空间)VLBI观测研究等,近年来积极参与了事件视界望远镜(EHT)的国际合作,目前担任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天马望远镜)首席科学家。

段镶锋
Xiangfeng Duan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教授

段镶锋于1997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并分别于1999年和2002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取得硕士与博士学位。基于其博士论文成果,他于2002-2008年参与创建Nanosys 公司。2008年加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现为该校终身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纳米材料的制备,组装及其在未来电子与能源器件中的应用。他近年来在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的可控合成,范德华集成,以及相关新型器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同时在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储能材料及纳米催化与电化学能源转化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段镶锋教授曾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包括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国际材料学会联合会-新加坡材料学会青年研究员奖,英国皇家化学会贝尔比奖章, 国际电化学会田昭武能源材料奖,和中国科学材料创新奖等。

王正汉
Zhenghan Wang

Principal Researcher, Station Q, Microsoft Research


1)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B.S. in Mathematics, 1987.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M.S. in Mathematics, 198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 Ph.D. in Mathematics, 1993.

2) Appointments:

2013- Distinguished Visiting Research Chair, Perimeter 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2012-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 (on leave).

      2011- Principal Researcher, Microsoft Station Q.

2005-2012 Adjunct Professor, Univ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

2005-2011 Senior Researcher, Microsoft Research.

2006-2007 Professor, Indiana University.

2002-2006 Associate Professor, Indiana University.

1996-2002 Assistant Professor, Indiana University.

       1993-1996 Assistant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3) Selected Awards and Honors:

NSF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ship (1996)

UCLA Distinguished Lecture Series Speaker (2005)

Texas A&M Frontiers in Mathematics Lecture Series Speaker (2014)

Fellow of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2018)

Alexanderson Award from American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2019)


魏文胜
Wensheng Wei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同时担任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及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基因组编辑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基因编辑和功能基因组学。

陈海波
Haibo Chen

陈海波,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担任华为操作系统首席科学家,操作系统内核实验室主任,华为四名学术领军人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操作系统与并行分布式系统。获得2018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5年CCF青年科学家奖、2017年CCF NASAC-东软青年软件创新奖。目前担任ACM SIGOPS ChinaSys主席、ACM旗舰杂志《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编委与Special Sections领域共同主席、《ACM Transactions on Storage》编委。曾任ACM SOSP 2017年大会共同主席、ACM CCS 2018系统安全领域主席、ACM SIGSAC奖励委员会委员。研究工作也获得华为最高个人贡献奖、Google Faculty Research Award、IBM X10 Innovation Award、NetApp Faculty Fellowship等企业奖励。目前也担任SOSP 2019、CCS 2019、NDSS 2020、IEEE S&P 2020, ASPLOS 2020等PC。按照csrankings.org的统计,其在操作系统领域近5年(2015-2019)发表的高水平会议(SOSP/OSDI, EuroSys, Usenix ATC和FAST)论文数居世界并列第一。

苟利军
Lijun Gou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苟利军,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黑洞及其高能爆发现象研究小组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北京天文学会副理事长。

Felix Janda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ppointments

-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Member, (Since September 2019)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Since July 2019)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J. Lewis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2016-2019)

- Institut de Mathematiques de Jussieu, FSMP postdoctoral position, (2015-2016)


Education

- ETH Zurich, Ph.D. in Mathematics, (2011-2015)

- LMU Munich, Diploma in Mathematics, (2007-2011)


Selected Recent Invited Talks

- "Gromov-Witten invariants of quintic threefolds via log GLSM" at Summer School: "New Perspectives in Gromov-Witten Theory", Paris, June 2019

- "Enumerative Geometry: Old and New" at Colloquium, Stony Brook University, December 2018

- "Logarithmic GLSM moduli spaces" at Moduli Spaces: Birational Geometry and Wall Crossings, BIRS, Banff, Canada, October 2018

- "Logarithmic GLSM" at Workshop on Higher Genus Gromov-Witten invariants,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y in Mathematics, Zhejiang University, August 2018

- "On higher genus Gromov-Witten invariants of quintic threefolds I & II" at Helvetic Algebraic Geometry Seminar Schloss Hünigen, Switzerland, June 2018

- "Compactifying the space of maps with a p-field" at Crossing the Walls in Enumerative Geometry Snowbird, Utah, May 2018

- "Log compactifications of GLSM moduli spaces" at Structures in Enumerative Geometry MSRI, March 2018

- "Yamaguchi-Yau's conjecture and finite generation" and "Moduli spaces and virtual classes related to the quintic", Higher genus workshop ETH Zürich, January 2018


Selected Publications

- Double ramification cycles on the moduli space of curves (with Rahul Pandharipande, Aaron Pixton and Dimitri Zvonkine) in "Publications de l'IHES" 125 (2017), 221--266

- Pixton's double ramification cycle relations (with Emily Clader) in "Geometry and Topology" 22-2 (2018), 1069--1108

- Relations on M_{g,n} via equivariant Gromov-Witten theory of P^1" in "Algebraic Geometry" (Foundation Compositio Mathematica) Volume 4, Issue 3 (May 2017), 311--336

- Frobenius Manifolds near the Discriminant and Relations in the Tautological Ring in "Letter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 108 (2018), no 7, 1649--1675


张峥

张峥于2014年加入上海纽约大学,为纽约大学全球网络计算机终身教授,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计算机系、数据学院兼职教授,于2018年10月学术休假,作为AWS上海AI研究院首任院长加入AWS。张峥于1987年提前一年从复旦大学本科毕业,1992年从美国德州达拉斯分校取得硕士学位,于1996年于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大学(UIUC)取得博士学位。1996-2001年就职惠普中央研究院研究员,2001-201年任职微软亚洲研究院,是系统研究方向创始人、首席研究员,曾任副院长。张峥是《知识分子》专家委员会成员。他是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高性能大容量计算和存储系统的两栖专家,在国际会议获多次最佳论文, 谷歌学术引用八千多次,H-index47,在微软和惠普获卓越贡献奖。他是开源深度学习平台MXNet的共同创始人和顾问,与2018年开始领导并创立深度图计算DGL的开源项目。

王建民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类星体、超大质量黑洞和宇宙学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德国洪堡学者、日本京都大学COE研究员。

1987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应用物理系,199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中心获博士学位,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曾获德国A.V. Humboldt基金,在Tuebingen大学、京都大学、以色列Tel Aviv大学工作,访问过英国、瑞士、法国等国家。

目前,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 1) 暗物质吸积与巨型黑洞的形成; 2) 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结构和演化; 3) 巨型黑洞活动的反馈和与星系形成; 4) 基于海量大样本数据研究黑洞演化及其宇宙学效应等领域。 

对黑洞高吸积率过程有重要贡献,发现了光学厚ADAF的自相似结构;详细计算了slim盘的垂直结构和辐射谱;极端slim盘的冕结构和辐射谱以及磁重联机制,发现了出射谱的一些新特征。预言了光学薄ADAF物质团抛射的可观测特征,即非热辐射的爆发和高能复合发射线,得到Chandra和XMM同时性观测的初步证实。详细计算了黑洞视界附近喷流中发射线轮廓,可用于确定喷流的速度分布和黑洞自转角动量。提出了类星体中巨型黑洞质量增长与金属丰度的关系。研究了blazar吸积率序列,发现了BL Lac天体的能谱分布(SED)与吸积率的相关。研究了MCG-6-30-15宽铁Ka线中附加发射线性质,指出它起源于黑洞视界附近物质抛射。研究了尘埃环的非热辐射和尘埃环的演化效应并预言了GeV辐射。揭示了Seyfert星系中巨型黑洞活动对核周区域的恒星形成的反馈效应.系统研究了巨型黑洞的自转和间歇式活动及其宇宙学演化,发现了它们对高红移宇宙恒星形成率的反馈作用,从观测上指明了黑洞吸积重子物质的辐射寿命短于黑洞质量按指数增长的时间,暗示了种子黑洞吸积暗物质的可能性.

王小云
Xiaoyun Wang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
奖励她在密码学中的开创性贡献,她的创新性密码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广泛使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促成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

王小云,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密码协会会士,中国密码学会理事长,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从事密码理论及相关数学问题研究。提出了密码哈希函数的碰撞攻击理论,破解了包括MD5、SHA-1在内的5个国际通用哈希函数算法。主持设计的哈希函数SM3为国家密码算法标准,在金融、交通、国家电网等重要经济领域广泛使用,并于2018年10月正式成为ISO/IEC国际标准。

代表性论文50余篇, 3篇获欧密会、美密会最佳论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陈嘉庚科学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苏步青应用数学奖,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国际密码学会“最具时间价值奖”(IACR Test-of-Time Awards),真实世界密码学奖(The Levchin Prize for Real-World Cryptography)等。

王贻芳
Yifang Wang
实验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 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研究, 特别是解释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性提供了可能。

2019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 获奖人

王贻芳, 1963年生于江苏南京。1991年获得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王贻芳和陆锦标领导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合作组在中国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附近首次发现了一种新的电子中微子振荡模式,精确测量了它们由于振荡现象而引起的消失概率。这种振荡模式的实验确立表明了中微子有可能破坏宇称与正反粒子联合对称性(CP)。物理学家普遍认为新型CP破坏的存在是解释观测宇宙中物质远多于反物质以及物质世界形成的必要条件。

中微子是一种在核衰变与核反应中释放的一种具有及其微弱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本世纪初,日本与加拿大的科学家发现已知三种中微子之间的两种相互转化的现象(或振荡),标志中微子具有不为零的质量与存在超出当前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相互作用,因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理论上存在的中微子第三种振荡却更为有趣,因为它预示着中微子振荡具有CP破坏的性质。但在本世纪的前十年,物理学家认为第三种振荡可能非常微弱,甚至不存在。尽管如此,中国、法国、韩国、美国的粒子物理实验家都提出了实验方案,开展了一场高水平的科学竞赛。

王贻芳和陆锦标发现高功率的中国大亚湾核电站作为反电子中微子源并配合周边的山脉作为地下实验室的屏蔽是世界上最佳的实验场所。他们组织并领导合作组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包括设计和研制全同的探测器模块来消除系统误差、发展化学上极其稳定的钆掺杂有机液态闪烁体、和高灵敏度的宇宙线甄别探测系统,使得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具世界最高灵敏度。2012年3月,王贻芳和陆锦标代表大亚湾国际合作组宣布首次探测到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一个月之后,韩国的RENO实验证实了这个发现。

第三种中微子振荡的确立为未来中微子实验研究指明了方向。新一代的国际中微子实验,包括测量三种中微子的质量顺序以及中微子CP破坏的实验计划都是根据大亚湾实验的结果进行设计的。王贻芳和陆锦标的实验发现将对未来粒子物理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邵峰
Feng Shao
表彰他发现人体细胞内对病原菌内毒素LPS炎症反应的受体和执行蛋白

2019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获奖人

邵峰,1973年生于中国江苏,200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资深研究员。

人类与体内的细菌长期共存。多数细菌与人类和平共处,帮助我们消化食物,甚至抵抗其它有害病原菌。机体的免疫系统如何区别有益和有害细菌,有效地发起免疫反应,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过去十年来,邵峰博士实验室提供了系统的回答:他们发现了几种特异识别侵入细菌的细胞浆型式识别分子(PRR),揭示了宿主细胞炎症反应中区别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分子机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炎症蛋白水解酶caspase-4和-5 是细胞内识别内毒素LPS(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的受体。细菌侵入宿主细胞可以直接与炎症caspase 4/5结合来激活细胞激素和焦亡模式的细胞死亡,促进细胞激素释放到血液,引起抗细菌的炎症反应。另外邵峰实验室和Vishva M. Dixit 实验室同时发现了gasdermin蛋白家族中的gasdermin D是炎症caspase的底物和细胞焦亡的执行者。基于焦亡模式的细胞死亡在宿主天然免疫的重要性,邵峰的发现为探索病原菌感染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林潮
Doug Lin
美国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林潮(Douglas N. C. Lin),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天体物理学教授,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获得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英国剑桥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天体物理中心博士后。

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2015 年获美国太平洋天文学会Catherine Wolfe Bruce 金质奖章,美国天文学会Brouwer 奖章。2016 年获苏格兰Carnegie 基金会百年教授荣誉。2018 年成为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Van der Waals 教授。 科研范围包括:行星形成,结构,演化;太阳系动力学;恒星形成;星际介质;天体流体力学;恒星动力学;吸积盘理论;致密双星;星团形成,演化;星系形成,相互作用; 活动星系核;星系际介质,引力波。

林希虹
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和统计系教授,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林希虹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学系终身教授和前系主任,兼定量基因组学计划主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统计系终身教授, 和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她获得了美国公共卫生协会颁发的 2002 年莫蒂默•斯皮格尔曼奖,以及考普斯委员会(COPSS) 颁发的 2006 年总统奖(统计界的最高奖,相当于数学界的菲尔兹奖)。她是美国统计协会和数学统计协会的会士, 获得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颁发的MERIT奖(R37)(2007-2015)和杰出研究奖(R35)(2015-2022)。 她的研究领域包括海量人群遗传和基因组、健康和生物医学数据分析统计和计算方法的研究及应用,高速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及云计算。 她目前从事大规模全基因组测序关联研究、基因与环境、基因组综合分析、表观和表体数据、因果推理、复杂健康大数据分析。  她是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全基因组测序项目哈佛分析中心的联络PI,以及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肺癌病因和风险综合研究项目的共同PI。 林教授曾任考普斯委员会主席 (2010-2012),美国国家科学院应用与理论统计委员会委员。她是计量生物学杂志的前主编和生物科学统计学杂志的创始共同主编。

宗传明

宗传明,1993年获维也纳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在维也纳,伦敦,巴黎,苏黎世,柏林,伯克利,西雅图学习工作十余年。现任天津大学卓越讲座教授。主要从事希尔伯特第十八问题的研究。曾荣获美国数学会科南特奖(Conant Prize, 2015),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9),维也纳科学技术大学普莱彻奖章(Prechlt Medal, 2008),中国数学会陈省身数学奖(2007)等十余项国际国内科学奖励。

杨珉

杨珉,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主研方向为网络与系统安全,在面向移动生态系统的恶意代码检测、漏洞分析挖掘和操作系统安全机制等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进展。2013年在顶级会议ACM CCS同时发表两篇关于移动系统安全问题研究的学术论文,引起学术同行与行业的高度关注。2018年恶意挖矿代码检测的工作入选ACM CCS highlights 论文,在领域中也引起很大反响。

段海新

段海新,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教授,清华大学-奇安信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在网络安全领域有20多年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网络安全国际竞争最为激烈四大安全顶级学术会议上,在国内外学术和工业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2016年获NDSS杰出论文奖,2016年获中央网信办首届“网络安全优秀人才”奖。段海新教授是世界知名攻防战队“蓝莲花”的联合创始人,网络安全研究国际学术论坛(InForSec)的联合发起人,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中国密码学会协议专委会委员,互联网协会安全专委会委员。

王美琴

王美琴,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常务副院长,山东大学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指委委员。在“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密码发展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系统开展对称密码算法分析理论与设计理论的研究。在密码领域顶级会议、重要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五大国际顶级密码会议发表论文13篇。应邀在Dagstuhl Seminar on Symmetric Cryptography、ESC、ASK等国际密码研讨会作邀请报告。在中国密码学会年会作特邀报告。担任中国密码学会理事,中国密码学会密码数学专委会委员,作为联合主席承办亚洲第三届对称密码会议ASK 2013,担任国际密码学会五大密码会议ASIACRYPT和FSE的程序委员会委员。

郁昱

郁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清华大学访问教授,博士生导师。郁昱教授主要从事密码理论和应用相关研究。解决了抗泄露流密码算法设计、基于单向函数的伪随机数发生器和基于LPN的低深度伪随机函数、公钥加密和抗碰撞杂凑函数等公开问题,相关成果发表在三大密码会、IEEE S&P和ACM CCS等密码学和计算机安全顶级会议上。郁教授目前担任了亚洲密码年会指导委员会委员。

邢志忠

邢志忠,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国科大近物系岗位教授。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之后在慕尼黑大学和名古屋大学从事基本粒子物理学理论研究,1993年获得高能所博士学位,2001年起在高能所工作。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目前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学的理论与唯象学研究,尤其在中微子物理学领域取得若干原创性的重要成果。1996年与Harald Fritzsch教授合作,在国际上最先提出了轻子味混合的“民主”模式,预言了太阳和大气中微子振荡具有较大的混合角,而反应堆中微子振荡具有较小的混合角。这一理论预言突破了轻子混合应与夸克混合相似的传统观念,比1998年的超级神冈中微子振荡实验结果早两年。2002年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中微子的“近似三双最大”混合模式,有关物理思想引领了中微子理论研究的一个方向。这一工作的单篇引用率超过了500次,尤其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正式引用6次。 2008年应邀在第34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美国费城)上做中微子理论的大会综述报告,成为迄今为止唯一在该高能物理学顶级系列会议上做大会报告的国内理论家。2011年与周顺博士合作,出版440页、70万字的英文专著《Neutrinos in Particle Physics、Astronomy and Cosmology》,系统地描述了中微子物理学、天文学和宇宙学的基础知识和最新进展。迄今为止已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总引用率超过8000次。

何子山

何子山,北京大学教授,科维理(Kavli)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 。

1967年生于中国广东,在澳门和莫桑比克度过了童年时期,12岁时移民到美国波士顿。早年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物理和天文学,于1990年获学士学位;随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主攻星系天文学,于1991年获硕士学位,1995年获博士学位,之后赴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卡耐基科学研究院天文台破例为他提供了哈勃毕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办公室,聘其为终身天文学家。何子山成为建台百年来获得这一职位最年轻、也是迄今唯一一位亚裔科学家。研究方向:星系核球、吸积盘和喷流、大质量黑洞、哈勃序列的起源、河外星系的恒星形成、星团和星际介质 。

何小刚

何小刚,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台湾大学特聘教授。

何小刚教授1982年(77级)获得学士学位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获得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教授创办的中美物理联合招生计划(CUSPEA)奖学金前往夏威夷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于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何教授在澳洲墨尔本大学,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美国俄勒冈大学等研究机构从事粒子物理和宇宙学研究。1998年何教授加入台湾大学,现为台大特聘教授。2004年至2007年,他在南开大学担任访问讲座教授。 2012年至2014年,他被任命为台湾理论科学中心(NCTS)物理系主任,同时被聘为清华大学特聘教授。2007年,何教授当选为台湾物理学会会士,2010年获台湾杰出研究员奖,并于2015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担任Scientific Reports, Mod. Phys. Lett. A,Int. J. Mod. Phys. A和Chin. J. Phys. 学术杂志编委

张新民

张新民,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

1959年1月生于河南省温县。1991年毕业于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91 年至 1996 年分别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和依阿华州立大学作博士后。1996年8月回国,在高能所理论物理研究室工作。1998 年晋升为研究员。1999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现为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

董晨

董晨教授曾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免疫学系终身讲席教授、炎症与肿瘤中心主任 。董教授20多年来主要致力于免疫学研究,重点探讨免疫应答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免疫疾病的发病机理。他对Th17细胞的分化、调节和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是该领域的奠基者之一,在Tfh和Tfr细胞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多突破。此外,他的研究团队在免疫耐受调节分子机制开展了重要研究,并探讨了MAP激酶和泛素化信号系统在免疫系统的重要调节作用和机理。目前,他已发表论文近180余篇,被Thomson Reuters评为Highly Cited Researcher,2009年被美国免疫学家协会授予BD Bioscience研究者奖,2011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

高原宁


李兆平
Zhaoping Li

I obtained my B.S. in Physics in 1984 from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and Ph.D. in Physics in 1989 from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 was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in Fermi National Laboratory in Batavia, Illinois USA,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Princeton New Jersey, USA, and Rockefeller University in New York USA. I have been a faculty member in Computer Science in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was a visiting scientist at various academic institutions. In 1998, my colleagues and I co-founded the Gatsby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Unit in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From Oct. 2018, I am a professor in University of Tuebingen and am the Head of the Department of Sensory and Sensorimotor Systems at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Cybernetics in Tuebingen, Germany. My research experience throughout the years ranges from areas in high energy physics to neurophysiology and marine biology, with most experience in understanding the brain functions in vision, olfaction, and in nonlinear neural dynamics. In late 90s and early 2000s, I proposed a theory (which is being extensively tested) that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in the primate brain creates a saliency map to automatically attract visual attention to salient visual locations. This theory, and the supporting experimental evidence, have led me to propose a new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vision. I am the author of Understanding Vision: theory, models, and data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陈志坚

Investigator,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Professor,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Director, Inflammation Research Center; George L. MacGregor Distinguished Chair, Biomedical Science at UT Southwestern; the Breakthrough Prize Laureate; Member, American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Zhijian ‘James’ Chen is an Investigator of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and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at Dallas. He is also Director of Inflammation Research Center and George L. MacGregor Distinguished Chair in Biomedical Science at UT Southwestern. Prior to moving to Dallas, Chen was a senior scientist at ProScript Inc. where he helped discover the proteasome inhibitor VELCADE, a medicin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myeloma. After joining UT Southwestern in 1997, Chen discovered the regulatory role of ubiquitination in protein kinase activation in the NF-κB and MAP kinase pathways. In addition, he discovered the 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 (MAVS) protein that reveals a new role of mitochondria in immunity. More recently, Chen discovered cyclic GMP-AMP synthase (cGAS) as a cytosolic DNA sensor and a new cyclic di-nucleotide signaling pathway that mediate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in animal cells. For his work, Chen has received numerous honors including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Award in Molecular Biology (2012),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ASBMB) Merck Award (2015), the Lurie Prize in Biomedical Sciences from the Foundation of NIH (2018) and the Breakthrough Prize in Life Sciences (2019). Chen is a member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张益唐

Current Position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

Institutio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

Degree Awarded

Ph.D in Mathematics, Purdue University, 1991

M. S. in Mathematics, Peking University, 1984

B. S. in Mathematics, Peking University, 1982

Awards and Recognitions

2018 AAEOY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2016 Qiushi Distinguished Scientist Prize

2014 MacArthur Fellow

2014 Rolf Shock Prize

2014 Frank Nelson Cole Prize in Number Theory

2013 Ostrowski Price

2013 Morningside 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 in Mathematics

Academician of Academia Sinica (Taiwan, 2014)

Plenary Speaker at 2014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Membership for Spring 2014,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Publication

General divisor functions in arithmetic progressions to large moduli, (with Fei Wei and

Boqing Xue) Sci. China Math., 59(2016), no. 9, 1663-1668

Bounded gaps between primes, Ann. of Math., (2)179(2014), no. 3, 1121-1174

On the zeros of ζ0(s) near the critical line, Duke Math. J., 110(2001), no. 3, 555-572

Two theorems on the zero density of the Riemann zeta function, Acta Math. Sinica, vol.

1, 3(1985), 274-284

Work Experiences

1999-2014, Lecturer,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

2014-2016,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

2016-Now,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

丁洪
Hong DING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丁洪,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和首席科学家。

199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5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物理博士。1995年至1998年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1998年至2008年在美国波士顿学院大学物理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2008年至今为中科院物理所的全职研究员。

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的实验研究,主要利用光电子能谱研究高温超导体和拓扑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机理,取得了若干个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的重要成果。

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被SCI引用超过11000次。1999年获美国的斯隆奖,2011年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武向平
Xiaole Shirley LIU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项目首席科学家。1961年1月27日出生于陕西省黄龙县。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85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宇宙学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天体物理和观测宇宙学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较早建立了星系团的强引力透镜统计理论,提出了在星系团中心存在致密暗物质核的思想;解释了利用微引力透镜效应寻找银河系晕暗物质实验所发现事例的成因,为认识银河系暗晕的物质构成起了积极作用;利用光学、X射线和引力透镜三种方法联合测定了诸多引力透镜星系团的中心质量,发现传统方法之偏离;利用星系群和星系团的X射线和光学观测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其动力学特性,所建立的统计相关关系被广为采用;领导了在新疆天山地区建设用于‘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的大型低频射电望远镜阵列21CMA,成为国际上较早开启宇宙再电离探测的重大设备。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11年度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薛其坤
Qikun XUE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

薛其坤,1984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光学系激光专业,1994 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2 年至1999 年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和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物理系学习和工作。1999 年至 2005 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9 年至 2005 年任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 年起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同年 11 月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 年至2013 年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2011 年至 2016 年任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3 年至 2020 年任清华大学分管科研的副校长,2017 年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2020 年起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他是美国物理学会会 士(2016),是国际著名期刊 Surface Science Reports、Nano Lett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和 AIP Advances 等的编委,National Science Review 副主编和Surface Review & Letters 主编。 
薛其坤是国际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分子束外延、拓扑绝缘量子态和高温超导电性等。发表学术论文 500 余篇,被引用超过 28000 次,在国际会议上应邀做大会/主题/特邀报告 180 余次。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2011)、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2010)、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11)、陈嘉庚科学奖(2012)、“万人计划”杰出人才(2013)、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4)、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4)、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2016)、(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2017)、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8)、菲列兹•伦敦纪念奖(2020)、北京市突出贡献中关村奖(2020)和复旦-中植科学奖(2020)等奖励与荣誉。

陆锦标
Kam Biu LUK

陆锦标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朱经武教授及物理系讲座教授。他也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荣誉退休教授。  
陆教授的研究领域是粒子物理学。他是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联合负责人,组建了一支来自美国、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捷克共和国和俄罗斯的国际研究团队。他在科学领导方面的杰出成就和第三种中微子振荡的发现为他赢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陆教   授是美国物理学会2014年W.K.H.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和2019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的共同得奖者。他作为领导人与大亚湾实验的研究团队还获得了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以彰表他们在研究中微子振荡方面的成果。
陆教授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院士、国际华人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组织高能物理筹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