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首个由民间公益组织颁发的世界级科学大奖,创立于2016年,下设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个奖项, 表彰中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做出的、在世界上有长期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2020未来科学大奖周将在云端举行,为期4天,首播时间2020年12月27日-30日。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给全世界带来了极大挑战,科学的价值也因此尤为凸显。为增进科学对人类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序委员会(Program Committee)将“科学之光 , 温暖世界”定为今年未来科学大奖周的主题。未来科学大奖愿做一粒火种, 在人类面临共同挑战的当下,凝聚更多爱与力量,点亮科学之光,温暖整个世界。未来科学大奖周的内容包括:极具特色的开幕仪式;2020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学术报告会、青少年对话获奖者;《病毒与人类健康》主题论坛;关注女性科学家的主题论坛;聚焦科研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应用的产学研论坛;关注科研创新与科技社会责任的青年对话和青年科学家创新秀以及2020未来科学大奖云端颁奖典礼。


2020正值未来科学大奖五周年,这不仅是一个值得庆祝和纪念的时间节点,我们更希望值此五周年之际,礼赞科学成就,弘扬科学精神,唤起科学热情,共享科学界云端年度盛会。以科学精神影响中国、影响世界、影响下一代。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回放)

Steering Committee(策划指导委员会)委员
丛京生
丛京生
Jason Cong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计算机系校长讲席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计算机学会(ACM)院士,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院士

丛京生教授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计算机系校长讲席教授(Chancellor’s Professor)、同时也兼任该校电子工程系教授。他曾在2005-2008年任UCLA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目前是领域特定计算中心(Center for Domain-Specific Computing, CDSC)主任,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体系结构、综合与技术实验室(VLSI Architecture, Synthesis, and Technology Laboratory, VAST)主任,并任北京大学-UCLA理工联合研究所共同主任。丛京生教授还担任北京大学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中心主任。丛京生教授是全球共认的计算机领域最优秀的学者之一. 他因“在FPGA工艺映射方面所作的先驱性工作而对FPGA科研及工业界作出的重要贡献”获得了2011ACM/IEEE A. Richard Newton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最具影响力奖。他于2000年因“在集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特别是在物理设计自动化、互联优化及FPGA集成方面作出的开创性贡献”当选IEEE Fellow,并于2008年因“在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的重要贡献”当选ACM Fellow。他于2010年因“在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特别是FPGA合成、VLSI互联优化,以及物理设计自动化方面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获IEEE电路与系统分会技术成就奖,并于2016年因“为FPGA的高层次综合建立的算法基础”获IEEE计算机分会技术成就奖。他是唯一一位同时获得这两个奖项的科学家。丛教授于2017年因“因通过FPGA综合算法的创新,在专用可编程逻辑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计算机系校长讲席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计算机学会(ACM)院士,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院士
丁洪
丁洪
Hong DING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丁洪,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和首席科学家。

199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5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物理博士。1995年至1998年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1998年至2008年在美国波士顿学院大学物理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2008年至今为中科院物理所的全职研究员。

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的实验研究,主要利用光电子能谱研究高温超导体和拓扑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机理,取得了若干个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的重要成果。

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被SCI引用超过11000次。1999年获美国的斯隆奖,2011年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林建华
林建华
Jianhua LIN
北京大学前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

林建华,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山东高密人,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1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前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

1982年2月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86年12月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1986年12月起在北京大学任教;1988年12月至1993年6月先后在德国Stuttgart的Max-Plank固体研究所和美国Iowa州立大学化学系和Ames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无机固体化学和无机材料化学;1993年6月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副教授,1995年任教授;1998年6月至2002年4月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院长,2001年4月任校长助理,2002年2月任教务长;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任重庆大学校长。2013年6月任浙江大学校长。2015年2月任北京大学校长。2017年4月任北京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8年10月不再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主要研究领域为固体化学,涉及新型无机固体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近年来,主要从事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新型微孔硼酸盐、稀土-过渡金属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研究。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二等奖,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北京大学前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
田刚
田刚
Gang TIAN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田刚,1958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在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解决了一系列几何及数学物理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Kahler-Einstein度量研究中做了开创性工作,引进了K-稳定性的新几何概念,并建立了该度量与K-稳定性的联系。曾获美国国家基金委1994年度沃特曼奖,1996年获美国数学会韦伯伦奖,2004年当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谢晓亮
谢晓亮
Xiaoliang Sunney XIE
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BIOPIC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院院士

谢晓亮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博士学位。他是国际著名物理化学家、生物物理学家;哈佛大学讲席教授,并兼任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他是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及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开拓者。他实验室发明的单细胞基因组测序已经使得数以百计的试管婴儿成功避免了遗传疾病。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医学院院士,多次获得国际光学、化学、及生物研究奖,其中包括2015年的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

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BIOPIC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院院士
武向平
武向平
Xiangping WU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项目首席科学家。1961年1月27日出生于陕西省黄龙县。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85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宇宙学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天体物理和观测宇宙学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较早建立了星系团的强引力透镜统计理论,提出了在星系团中心存在致密暗物质核的思想;解释了利用微引力透镜效应寻找银河系晕暗物质实验所发现事例的成因,为认识银河系暗晕的物质构成起了积极作用;利用光学、X射线和引力透镜三种方法联合测定了诸多引力透镜星系团的中心质量,发现传统方法之偏离;利用星系群和星系团的X射线和光学观测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其动力学特性,所建立的统计相关关系被广为采用;领导了在新疆天山地区建设用于‘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的大型低频射电望远镜阵列21CMA,成为国际上较早开启宇宙再电离探测的重大设备。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11年度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Program Committee(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
田刚
田刚
Gang TIAN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田刚,1958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在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解决了一系列几何及数学物理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Kahler-Einstein度量研究中做了开创性工作,引进了K-稳定性的新几何概念,并建立了该度量与K-稳定性的联系。曾获美国国家基金委1994年度沃特曼奖,1996年获美国数学会韦伯伦奖,2004年当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谢晓亮
谢晓亮
Xiaoliang Sunney XIE
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BIOPIC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院院士

谢晓亮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博士学位。他是国际著名物理化学家、生物物理学家;哈佛大学讲席教授,并兼任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他是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及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开拓者。他实验室发明的单细胞基因组测序已经使得数以百计的试管婴儿成功避免了遗传疾病。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医学院院士,多次获得国际光学、化学、及生物研究奖,其中包括2015年的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

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BIOPIC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院院士
Program Committee(程序委员会)委员
丁洪
丁洪
Hong DING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丁洪,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和首席科学家。

199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5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物理博士。1995年至1998年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1998年至2008年在美国波士顿学院大学物理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2008年至今为中科院物理所的全职研究员。

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的实验研究,主要利用光电子能谱研究高温超导体和拓扑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机理,取得了若干个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的重要成果。

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被SCI引用超过11000次。1999年获美国的斯隆奖,2011年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陈恂
陈恂
Eric CHEN
软银愿景基金合伙人

陈恂博士是软银愿景基金的管理合伙人。软银愿景基金是世界最大的科技类投资基金,其支持者包括沙特阿拉伯的公共投资基金、苹果公司和美国高通公司等。该基金在WeWork、苹果和高通等公司都有相当规模的投资。陈博士还是BaseBit Technologies的联合创始人。BaseBit Technologies是一家专注于医疗领域数据科学的公司,在中美两国展开业务。

在此之前,陈恂博士于2008年以董事总经理的身份加入银湖投资(Silver Lake Partners),创建了位于香港,东京和上海的亚洲办公室和亚洲投资及管理团队,并负责银湖的亚洲投资业务。银湖投资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专注科技行业的私有股权投资基金,旗下管理约200亿美元的资产。

陈恂博士在2002年在美国硅谷联合创办睿初科技(Brion Technologies)公司,并一直担任公司CEO。睿初科技将在斯坦福大学发明的技术商业化,基于最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技术(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开创了世界领先的光刻模拟和检测领域。2007年,总部位于荷兰的工程技术公司阿斯麦 (ASML, NASDAQ:ASML, 欧洲最大工程技术公司之一)并购睿初科技。陈博士出任阿斯麦高级副总裁和全球执行委员会成员。

在创业之前,陈恂博士是摩根大通(JPMorgan)的高级副总裁,负责协调在全球范围内的电子行业的投资和研究工作。

在陈博士职业生涯的早期,他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国际联合研究机构欧洲核子中心(CERN)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并在摩托罗拉从事半导体技术的工程和研究。

陈博士从2004年开始,一直担任美国瓦里安(NASDAQ:VSEA)董事会的独立董事,并担任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成员,直至该公司被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并购。

陈博士从2014年开始担任奇虎360公司(NYSE:QIHU,中国最具规模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董事会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成员,特别委员会主席。

陈博士从2015年开始担任世界五百强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NASDAQ:AMAT,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董事会独立董事,战略委员会成员,薪酬和人力资源委员会成员。

陈博士曾任中国好耶网络集团(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广告技术和服务商)董事会主席及临时CEO,山石网科公司(互联网安全设备商)董事会董事以及审计和薪酬委员会成员。

陈博士也是未来论坛的联合创始人和2018年执行委员会的轮席主席。未来论坛是一个致力于提升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非盈利组织。

陈恂博士在中国出生、成长并接受教育,精通英文和中文。他曾代表中国参加在德国举办的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并获得银牌。陈恂博士曾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并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软银愿景基金合伙人
林建华
林建华
Jianhua LIN
北京大学前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

林建华,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山东高密人,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1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前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


1982年2月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86年12月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1986年12月起在北京大学任教;1988年12月至1993年6月先后在德国Stuttgart的Max-Plank固体研究所和美国Iowa州立大学化学系和Ames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无机固体化学和无机材料化学;1993年6月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副教授,1995年任教授;1998年6月至2002年4月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院长,2001年4月任校长助理,2002年2月任教务长;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任重庆大学校长。2013年6月任浙江大学校长。2015年2月任北京大学校长。2017年4月任北京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8年10月不再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主要研究领域为固体化学,涉及新型无机固体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近年来,主要从事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新型微孔硼酸盐、稀土-过渡金属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研究。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二等奖,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北京大学前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
邓锋
邓锋
Feng DENG
北极光创投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
“我希望我们的未来科学大奖,能够公正、公平、公信地选出做出最大贡献的科学家。”

邓锋先生于2005年创立北极光创投,目前主导管理5支美元基金和5支人民币基金,管理资产逾三百亿人民币,他在高科技,新媒体,清洁技术,消费及健康医疗等领域领导投资近两百家企业。邓锋先生直接负责投资及投后管理的部分公司包括:APUS,中科创达,宏杉科技,美团网,百合网,蓝港互动,中文在线,兆易创新,华大基因,海洋音乐,连连科技,燃石医学,山石网科,展讯通信,中信医药,艾诺威科技等。

 

邓锋在风险投资、计算机、通讯和数据网络产业有超过20年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邓锋于1997年发起创立了网屏技术公司(NetScreen),该公司于2001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后于2004年被瞻博网络(Juniper Networks)以42亿美元收购。邓锋因其杰出的商业成就,获得美国“2002年度企业家”和“2003年度创新人”等荣誉。

邓锋获得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专业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并先后获得南加州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和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此外,他拥有多项计算机结构和IC设计方面的发明专利。


邓锋还担任清华大学基金会理事,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董,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 南加州大学亚洲工程学院理事会主席,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院理事会理事,沃顿商学院亚洲理事会理事,美国布鲁金斯协会董事,哈佛研究生院中国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未来论坛理事等职务。


北极光创投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
丁健
丁健
James DING
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主管合伙人
“我们今天是在探索一条路,能够让企业家和科学家结合在一起,通过未来科学大奖的形式给予科学家、给予中国基础科学研究支持。”

丁健目前担任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主管合伙人,主要负责公司在互联网行业内的投资,投资对象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医疗、VR/AR和新媒体行业等领域的创业公司。
加盟金沙江之前,丁健是美国亚信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亚信公司承担了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设计与建设工作。2000年3月,时任CEO的丁健先生成功的领导亚信公司成为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丁健先生目前担任亚信集团董事。在此之前,丁健先生曾任美国亚信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业务发展副总裁等职务。丁健先生现同时兼任百度公司独立董事。
丁健先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0年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就读信息科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主管合伙人
李凯
李凯
Kai LI
普林斯顿大学Paul & Marcia Wythes讲席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李凯是普林斯顿大学Paul M. Wythes '55, P'86 and Marcia R. Wythes P'86讲席教授,自1986年一直都是该系的成员。他从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中国科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从吉林大学获得理科学士学位。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操作系统、并行和分布式系统、存储系统和大数据分析。他开创了分布式共享内存(DSM),允许了计算机集群上共享内存编程,2012年获得了ACM SIGOPS名人堂奖。他建议采用用户级DMA机制以达到高效集群通信,探究了无限宽带技术的RDMA标准。他与李飞飞教授共同指导ImageNet项目建立了最大的计算机视觉知识库,推动了深度学习,使之成为机器学习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他还创办了Data Domain公司,开创了重复数据删除存储系统的产品线来取代数据中心的磁带库。该产品线一直占有市场的60%以上。公司于2007年上市,后被EMC并购。李凯被选为ACM院士IEEE院士及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普林斯顿大学Paul & Marcia Wythes讲席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王晓东
王晓东
Xiaodong WANG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王晓东博士1963年出生于中国武汉,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1年获美国得克萨斯州西南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博士。现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所长。自1995年以来,王晓东博士主要致力于人体细胞凋亡的研究,凋亡是细胞的一种特殊生理功能,对人体正常发育和清除损伤细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凋亡的缺陷是肿瘤发生的关键步骤。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王晓东博士领导的实验室发现了细胞凋亡的生化通路与其作用机理。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王晓东博士还研发出针对肿瘤细胞凋亡的新型实验性肿瘤治疗药物。王晓东博士2004年被评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4年入选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外籍会员,并获得多项国际生物研究奖,其中包括2006年的“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刘小乐
刘小乐
Xiaole Shirley LIU
哈佛大学与 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统计,生物统计与计算生物学终身教授,Dana-Farber 功能性癌症表观遗传学中心主任

刘小乐课题组开发统计算法帮助先进高通量基因组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并通过生物信息大数据挖掘和高通量基因组学技术来研究癌症中基因调控机制,挖掘癌症的新药靶点及有效治疗方法。她现任美国国家癌症中心(NCI)癌症登月计划免疫治疗数据中心PI,在2018年美国癌症研究大会上(AACR)成为首位主会议华人女演讲者。刘小乐教授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过两百余篇论文,其中60余篇在Cell、Nature、Science系列杂志上。她曾获得过美国国防部前列腺癌研究新人奖、Sloan 基金会研究奖金、内分泌学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乳腺癌研究基金会学者奖等,并成为国际计算生物学协会(ISCB)的第一个华人Fellow。她实验室培养了17人获得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终身制教职。

哈佛大学与 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统计,生物统计与计算生物学终身教授,Dana-Farber 功能性癌症表观遗传学中心主任
张寿武
张寿武
Shou-Wu ZHANG
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

张寿武,普林斯顿数学系教授。生于1962年,安徽省和县西埠镇人。张教授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系,之后前往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数学家王元。1986年毕业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师从吕西安·施皮罗与格尔德·法尔廷斯。1991年获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就职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1992至1994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助理教授,1994至199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继续担任助理教授。1996年至199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副教授。1998年至201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教授。2011年至今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教授。


张寿武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数论与代数几何。他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1年)、美国数学学会会士(2016年),他曾获得过斯隆研究奖(1997年)、晨兴数学金奖(1998年)、古根海姆基金奖(2009年)等奖项。


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
武向平
武向平
Xiangping WU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项目首席科学家。1961年1月27日出生于陕西省黄龙县。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85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宇宙学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天体物理和观测宇宙学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较早建立了星系团的强引力透镜统计理论,提出了在星系团中心存在致密暗物质核的思想;解释了利用微引力透镜效应寻找银河系晕暗物质实验所发现事例的成因,为认识银河系暗晕的物质构成起了积极作用;利用光学、X射线和引力透镜三种方法联合测定了诸多引力透镜星系团的中心质量,发现传统方法之偏离;利用星系群和星系团的X射线和光学观测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其动力学特性,所建立的统计相关关系被广为采用;领导了在新疆天山地区建设用于‘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的大型低频射电望远镜阵列21CMA,成为国际上较早开启宇宙再电离探测的重大设备。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11年度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张晓东
张晓东
Xiaodong ZHANG
俄亥俄州立大学Robert M. Critchfield讲席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者

研究方向:计算机和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和存储管理;北京工业大学获电气工程学士学位,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10年被授予中国计算机学会颁发的“海外杰出贡献奖;2011年获得科罗拉多大学颁发的“工程与应用科学的杰出校友奖”;2018年获美国路创基金会的教育领导奖;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Fellow。

俄亥俄州立大学Robert M. Critchfield讲席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者



议程
  • 12.27
  • 12.28
  • 12.29
  • 12.30



战略合作平台
战略合作媒体
直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