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自行设计研制和发展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学仪器,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的中国首个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也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国际独特且领先的实验科学研究平台。
他对中国民间奖项推动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看法?对加强香港和内地的科研交流与合作有什么想法?……针对这些问题,莫毅明接受了《科学中国人》专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日前,李文辉、杨学明、莫毅明等三位科学家分别被授予2022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旨在奖励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至今已有袁隆平、施一公等27位科学家获奖。
一年一度的科学盛会——未来科学大奖周将于2022年11月24-27日举行,为期4天的大奖周将包含获奖者学术报告会、科学峰会、获奖者对话青少年、颁奖典礼等系列活动。届时,将汇聚全球杰出科学家,探讨学术前沿,共襄科学盛举。
没有原创的先进科学仪器支撑,实验科学就很难进入国际前列。
寻找乙肝病毒受体,一场跑了五年的“马拉松”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 8 月 21 日公布 2022 年获奖名单。
2022年8月21日(星期日)上午10:00,未来科学大奖将正式揭晓2022年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