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学术报告会

时间:2024-11-13



2024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张涛学术报告会在大连化物所举行,张涛、谢在库院士和刘智攀教授围绕“单原子催化”这一主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他们详细介绍了单原子催化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展望了单原子催化的工业应用前景,分享了人工智能计算模拟驱动的科学发现。随后,白春礼院士、包信和院士、孙立成院士和张涛作为邀请嘉宾,参与了由李隽教授主持的对话环节,并与现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共同探讨了单原子催化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影响力,以及在表界面催化、均多相催化的融合、人工智能+催化等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议程 *具体议程以现场为准

单原子催化


直播时间2024.11.13 周三 19:30 - 22:30


主持嘉宾:

黄延强,大连化物所副所长,研究员

致辞

- 舒其望,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2024轮值主席,美国布朗大学Theodore B.stowell讲座教授

- 杨学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主任,大连化物所研究员,2022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

- 刘中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化物所所长


主题报告 1:单原子催化

张涛,2024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物所研究员

摘要: 张涛院士因在“单原子催化”的发展和应用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获得2024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本报告将从多相催化活性中心认识的历史、单原子催化的发现过程、及其最新进展等方面介绍单原子催化概念的由来及发展历程,并对单原子催化在精准催化、人工智能+催化、工业应用等领域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展望。


主题报告 2:催化体系再认识:单原子催化的机遇与挑战

谢在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教授级高工

摘要: 催化是能源、化工和环境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作为催化研究的前沿,单原子催化剂由于具有极高的原子利用率以及相对明确的活性中心结构,是研究催化反应机理和构效关系的理想体系。与此同时,单原子催化为许多工业催化反应和过程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深入研究单原子催化剂结构演变和反应机制,突破高稳定性、高时空效率的单原子催化材料可控宏量制备,结合化学工程原理和技术,将推动单原子催化在能源化工领域实现工业化应用。


主题报告 3:人工智能计算模拟驱动科学发现

刘智攀,复旦大学教授

摘要:近年来基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深入到科学研究的各个分支,不仅变革了传统研究范式,同时通过新技术对于研究效率的提升,加速了科学发现。本报告结合近年人工智能在化学、材料领域进展,介绍SSW-NN方法和LASP软件最新进展;结合课题组近期在理论指导催化实验在催化剂合成和设计上的进展,探讨基于人工智能原子模拟的研究新方向,新挑战。

对话环节:

主持嘉宾:

李隽,清华大学教授

对话嘉宾: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白春礼,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包信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物所研究员

孙立成,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教授

张涛,2024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物所研究员



分享

登录 +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