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科研得獎 嘆港科研出路仍窄

来源:明报  时间:2023-06-12

【明報專訊】由內地科學家、企業家發起的「未來科學大獎」每年向內地及港澳台的傑出科學家頒獎,今年獲獎名單8月底公布,並首次移師香港舉行連串交流活動。科研發展需要人才,上屆獲獎的港大數學系講座教授莫毅明表示,本港出現科研人員流失、科研出路窄的問題仍在,但同時亦有吸納國際人才,希望未來與大灣區的學術交流,可帶動香港研究氣氛,吸引港生投身科研。



籲效內地 擴基礎科學研究投資


主辦方前日(10日)在港大舉辦「2022年獲獎人紀錄片觀影會」,約250名本地及大灣區學生參加。專精代數幾何的莫毅明受訪稱,去年得獎是他「人生的重大時刻」,肯定了他幾十年的努力。當時他憑「極小有理切線簇」(VMRT)理論獲獎,該理論解決一系列代數幾何領域的猜想,以及證明志村簇上的Ax-Schanuel猜想。莫毅明認為,發展創科時,學術基礎是「相輔相成」,如人工智能技術離不開數學、計算機科學等理論根基,而內地政府大力投資基礎科學研究,大企業如華為、騰訊亦注重招聘數學專才,值得香港借鑑。


倡參考法國 公職身分聘科研人才


2018年莫毅明接受報章訪問時曾稱,香港科研出路窄、研究所少,窒礙本地科研發展。被問及現况有否改變,他認為問題仍存在,稱研究所是國際及跨領域交流平台,有利創科,希望未來與大灣區的學術交流可帶動香港研究氣氛,吸引本地學生投身科研。他說,港府或可參考法國,當地公營的「國家研究中心」(CNRS)以公職人員身分聘用科研人才,他們可選擇在不同學術機構做研究,毋須兼任教職員。


另外,被問到是否擔心科研人才流失,莫毅明承認確有此「較突然的現象」,但強調香港正同步招聘全球高端人才,港大數學系最近亦增聘兩名講座教授。


「未來科學大獎」於2016年由內地科學家、企業家發起,頒予來自大中華地區、成果在國際影響力巨大的科學家,設有「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每項獎金100萬美元。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港大公共衛生學院病毒學講座教授裴偉士於2021年同獲頒「生命科學獎」。


未來科學獎移師港 10月辦「大獎周」


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秘書長武紅稱,香港是重要的國際化窗口,加上今屆港府重視創科,故今年大獎移師香港。她稱本屆評審工作已近尾聲,將在8月底公布獲獎人,10月將在科學園、港大等場地舉行「2023未來科學大獎周」,邀請來自9個國家近百名科學家交流科研成果,並安排應屆獲獎人與青年對談。


港大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岑浩璋則說,「科學離不開人才、青年」,盼在港大配合下建構國際交流平台,啟發青年對科學的熱誠。


来源:https://life.mingpao.com/general/article?issue=20230612&nodeid=1686507374913

分享

登录 +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