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光学巨擘叶军:造出世界上最精确的原子光钟!可帮助做出更好的GPS,也可用于重新测量宇宙常数

作者:多加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时间:2022-02-01


来源:DeepTech深科技,ID:deeptechchina

作者:多加


「叶军今年只有 40 岁,但已被国际同行公认为光学领域伟大的人物之一。」14 年前,光学企业德国蔡司公司,曾在其颁发的奖项蔡司研究奖颁奖词中写道。

14 年眨眼间过去,就在几个月前,叶军和日本东京大学教授香取秀俊(Hidetoshi Katori)一并获得被誉为「科学界的奥斯卡」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每个项目奖金金额为 300 万美元,是目前全球奖金最高的科学大奖。

这一次的颁奖词称:「他们各自将时间测量的精度提高了 3 个数量级。通过使用激光捕获、冷却和探测原子,制造出极其精确的量子时钟,如果运行 150 亿年,其误差不到一秒。」

图 | 叶军(来源:叶军)

叶军是上海交大 1985 级校友、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物理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科院评价称:「叶军为中国物理学科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曾基于在超冷原子、相位稳定激光等领域的突破,发展了世界上最精确的原子钟,做出了许多世界首创的科研工作。此前曾首次提出中性原子态-不敏感光阱的方法,使原子的内部和外部自由度精确分离,为实现高精度原子光钟奠定基础。

对于原子钟,他表示:「老百姓不会直接用到原子钟,但原子钟在生活中不可缺少。比如出门用到的 GPS 导航或北斗,包括远距离通信等,都会涉及到时间同步技术,因此需要原子钟来提供非常精准的时间。」

光学晶格钟是什么工作原理?和钟表有何区别?

原子钟的原理在于,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核外电子处于不同的能量层,当电子吸收或释放能量时,就会发生跃迁,进而释放电磁波。

对于电子跃迁时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原子钟可把其作为一种节拍器来计时。但是光学频率比微波频率范围要高 10 万倍,更高频率也意味着更高的计时精度。

当电子从低能级跳到高能级,如果能级跃迁的频率差处于光学频率范围内,即可把它叫做光学原子钟。实现光学原子钟需要精确控制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

最早的原子钟使用微波波段,微波在二战以后逐渐为大家熟悉。而激光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才被发明,此后人们便使用激光来控制电子的跃迁,使跃迁的频率差和激光频率相匹配。

匹配后,要把激发跃迁的激光频率测量准确,这就得使用现代技术,比如使用光学频率梳把它精准地测出来。

另外,在做很精确的原子钟时,如果原子动来动去,那么根据相对论原理,就无法测出准确时间。所以要把原子冷却下来,例如放在一个阱里对其进行精确测量。

图 | 二维光学晶格势中所示的原子,蓝色球体为原子(来源:https://zh.hrvwiki.net/wiki/Optical_lattice)

通过把原子从极高温度、冷却到极低温度,再使用激光囚禁原子的办法,让激光产生的驻波制造出一种光学陷阱,进而将原子囚禁在光学陷阱中,形成一种晶体结构即光学晶格。

可以说,光学晶格钟涉及到原子物理中各方面的技术。做一台很精确的光学晶格原子钟,包含最精密的激光技术、量子调控技术、原子冷却以及多体物理研究等。

因此,对于原子钟来说,一来它是一台精密测量仪器,二来它也是一台能发现很多新现象的实验装置。

日常使用的钟表,最早是从单摆开始研究,它使用机械力来驱动单摆产生振荡。传统钟表由工匠完成制作,不过不同工匠所造的钟表时间精度自然也不一样。

所以二战以后,当人们开始做原子钟时,发现涉及到许多量子力学知识,比如电子自旋和电子跃迁等。

由量子力学可知,电子跃迁的能级差由原子的自然结构来决定。只要实验控制得好,做出来的钟无论放在何地,都能显示同样的时间。

如前所述,最开始的原子钟使用微波频率,但随着频率逐渐升高到光波频率时,原子钟所测的时间精度也更准确。

以微波原子钟为例,我们眨下眼睛可能只需一秒钟,但期间大约 100 亿个振荡已经过去,而使用光频原子钟,一秒即可振荡 10 万个 100 亿振荡。

如果用单摆来做演示,这个光学单摆一秒钟内就能摆来摆去 1015 次,如果把每一次摆动都记下来,计时就会做得很准确。这也是为何要把原子钟的振荡频率,从微波频率提高到光学频率。

好比使用一把尺,如果最小单位是厘米,那么测量误差就会止步于厘米,其他单位同理。

叶军表示,在研究光学晶格钟时,难题在于如何测量出光学频率,因为它震荡得很快,使用一般的电子技术测不出来。所以他使用了光学频率梳技术,即曾于 2005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技术。

此外,当原子钟的跃迁震荡次数很快时,原子稍微动一下,测量误差就会很大。

所以必须把原子静止下来,这时就要把它放到光学陷阱里面,将激光打进去与原子进行作用来做频率测量。原子必须事先用激光冷却到很低的温度,在一个势阱里它能很稳定地保存下来。同时,如果捕获的原子越多,信号就越强。

但存在的问题是,当原子多起来后,它们会相互作用。如果有 1 万个原子碰来碰去,就会产生误差。这时就会面临量子多体物理的问题,因此要在多原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去理解碰撞中的现象。

光学晶格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场景

相比原子钟的精度,光学晶格钟可提高至少三个数量级,因此很多课题组都在研究。

在基础科学比较领先的国家,一般都拥有多台原子钟,欧洲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原子钟。在亚洲,中国,日本 和 韩国的不少科研院所也在研究原子钟。

人们不仅在探索光学晶格钟本身,更多是专注于量子物理现象、多体物理和精密测量方法等,等于把近现代原子、分子、激光物理都结合在一起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另外,由广义相对论可知,时间和空间是结合在一起的。靠近质量大的物体的地方时间会变慢,因为空间会被扭曲,所以当时间可以被准确测量时,就能用它来测量周围的空间变化,比如质量变化、地下水位变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这些都是原子钟的测量应用。

曾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简并气体
2020 年,叶军团队曾在三天内连发 Nature 和 Science 论文。

Nature 的论文题为《反应分子的偶极蒸发至费米温度以下》(Dipolar evaporation of reactive molecules to below the Fermi temperature)[2]。

图 | Nature 论文(来源:Nature

在该研究中,他将原子控制技术和理论扩展到分子层面。分子是比原子更复杂的一个物理系统,如能控制分子、即可控制材料生长和化学反应,从而提供比原子更多的复杂性和可控性。

这也被称为冷分子研究,它和冷原子研究相辅相成。即同样的技术,可分别用于冷却原子和冷却分子。

在该工作中,叶军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简并气体。当把分子冷却到一定程度后,每个原子和分子都变成一个原子的波函数、分子的波函数,这些波函数和相邻的波函数会出现重叠。

(来源:Nature

所以不能把它们看成是单个分子或单个原子,而应看成多体系统。因为把原子或分子冷却到很低温度后,它们就会变成德布罗意波描述的状态,即一个量子波函数。

当这些波函数互相重叠时,说明每个分子都能感受到其他分子对它的作用。叶军把其称为电子简并气体,在实现第一个量子简并气体后,也意味着可以控制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超距离作用,因为它们具有电偶极矩,无需碰撞即可发生作用,此外电偶极矩也能通过长距离进行作用。

所以要通过分子控制来实现一些奇特的量子材料,然后用它来实现量子现象,而这些在平常物质里是看不到的。

另据悉,叶军还使用了一个波色子原子,当把它冷却以后,很多原子的波会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波函数,即波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来源:Nature

另一个原子是费米子。费米子与玻色子的区别是,把两个费米子放在一起时,波函数必须是反对称的。如果是两个波子在一起的话,两个波函数必须对称。

所以,当把两个费米子放在一起时,它们很「不合群」。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两个费米子不可占据同一位置,因此要把玻色子原子和费米子原子冷却在同一处。

这时要用磁场和光场,让它们把一个波色子和一个费米子转化成一个分子。然后把所有原子按照上述配对原则,配成一个分子。

这样即可形成一个简并费米子的分子气体。好比一个是父亲,一个是母亲。父亲可能是费米子,母亲是波色子,它们结合后就产生了分子也就是孩子。

用量子力学解释分子间的碰撞

当时和 Nature 论文背靠背发表的 Science 论文题为《使用电场对反应性分子进行共振碰撞屏蔽》(Resonant collisional shielding of reactive molecules using electric fields)。

图 | 相关论文(来源:Science

对于该论文,叶军表示:「一般我们理解的化学反应是一个分子和另外一个分子碰撞一下。或者在高中做化学实验时,把一个试管里面的液体倒到另外一个试管里,然后你会看到颜色变化或者冒烟。」

但这真的是化学反应吗?从最基础的原理来讲,只不过是把两个分子放在一起,然后它们的排布方式会重新构造,在此过程中往往会有热量散发出来。

但实际上,如果仔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这只是一个原子之间互相重新组合,因此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非常重要。

本质来讲,这是一个量子力学的过程,让几个原子、几个分子放一起,看它们怎么重新组合。

在此过程中,一般借助热力学来了解,因为分子都是很热的。但如果把分子温度冷却到很低时,这时两个分子之间进行碰撞,就无法再用经典力学进行解释,而是要用量子力学来解释。

(来源:Science

在了解互相作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新奇的知识,比如用电场来控制两个分子,让它们靠得更近、或互相推开,这便是共振现象,这也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控制办法。

当把分子温度降到很低时,当能用量子力学来描绘分子的平均运动时,就能看到新奇的现象,并能用它来控制化学反应,从而真正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就像构造光学晶格钟表一样,先把原子逐个放在光学晶格里,当分子把温度降低后,分子和分子之间会有电偶极矩,即可实现长距离的互相作用,从而实现一些电子现象奇观。

而在用电场控制分子的空间取向时,由于它们是极性分子,所以基于电偶极矩以及电场的作用,即可顺着电场取向。

(来源:Science

通过冷分子技术,把分子控制得很精确以后,可以用它来做量子信息处理,甚至可以用这种分子控制技术来做量子计算机,或者用分子控制技术来了解材料里的特殊性能。

举例来说,一般对某个材料进行了解时,往往是加上电极去检测材料的通电性、导热性。但如果能把分子和原子一个个放在光学晶格里面,让它们互相进行作用,就可从最基本的原理来了解多分子放在一起后的特性预测。

从本质上来,可以用很简单的量子力学来了解一个物质,比如现代科学里使用的不同物质的超导、以及磁场磁力性。

叶军表示,自己作为一名实验物理学家,必须要懂很多知识,例如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甚至水工、电工、抽真空方面的技术都要懂一点。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之后,才不会对不了解的东西感到害怕。中国有一句话说艺高胆大,如果一个实验物理学家能做到这些,一定能做出成果。

-End-

支持:张智

参考:
1、Valtolina, G., Matsuda, K., Tobias, W.G. et al. Dipolar evaporation of reactive molecules to below the Fermi temperature. Nature 588, 239–243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980-7
2、Matsuda K, De Marco L, Li J R, et al. Resonant collisional shielding of reactive molecules using electric fields[J]. Science, 2020, 370(6522): 1324-1327.



分享

登录 +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