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获奖人
按年份
按奖项
按姓氏首字母
奖项与提名
奖项
生命科学奖
物质科学奖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捐赠人
资讯
公告
新闻发布会
获奖人专访
你好,科学家
年报与审计报告
更多
大奖周
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
2019-2024大奖周
大奖活动
颁奖典礼
获奖人学术报告会
科学峰会
青少年对话获奖人
关于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概述
未来科学大奖概述
章程
科学委员会
监督员
信息公开
联系我们
EN
EN
Previous
Next
1
2
3
4
5
6
7
Previous
Next
1
2
3
4
5
6
7
最新资讯
公告
新闻发布会
获奖人专访
你好,科学家
年报与审计报告
更多
ALL
ALL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年份:
最新资讯
公告
新闻发布会
获奖人专访
你好,科学家
年报与审计报告
更多
ALL
ALL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获奖人专访
2025-08-03
冯小明|从“手性”到精准调控:不对称催化的科学奥秘
不对称催化,这是一个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其实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很多人中学时学过“催化”,知道它能加快化学反应,但“不对称催化”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能得诺贝尔奖?又怎么影响我们的用药安全和生活成本?咱们就从最基础的讲起。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5-07-22
对话潘建伟院士:新兴的量子信息科学正在蓬勃发展
“在我看来,目前的量子物理学并没有禁止我们可以做利用量子纠缠所进行的星际穿越。”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5-07-16
专访潘建伟:2035年中国有望造出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机
未来20年量子科技将如何重塑生活?——从500万量子保密手机用户到"亿年不差1秒"的光钟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5-07-16
对话丁洪院士:在AI助力下,拓扑量子计算和高温超导有望出现巨大突破
原始发现是不容易做的,第一次确实有运气成分在,后来慢慢摸索出了方法。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5-07-16
对话卢煜明:香港遗传学研究存在局限,要借助大湾区破解样本困局,加速科研落地
在煮泡面时灵光乍现,发现了孕妇血液中游离的胎儿DNA;在观看《哈利波特》电影时受到启发,实现了凭抽血就可诊断胎儿是否带有多种遗传病的诊断方式。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5-07-16
对话植物分子遗传学家李家洋:希望在未来5年内,让更多的人吃上优质大米
育种家最大的贡献就是用最少的资源投入创造出最高产、最优质的品种,并且能够适应环境变化。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5-02-06
张涛院士:选择为帆,坚持作桨|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
青春路上,以怎样的姿态前行?选择面前,你是否会犹豫不决?光明网推出《繁星追梦·院士的答案》特别节目,与两院院士深入对话,为青年群体解惑答疑。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本期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24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张涛。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5-01-02
单原子催化的春天来临——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
“单原子催化”(Single-Atom Catalysis)是为数不多由中国人提出并具有国际广泛影响力的新概念。这项里程碑式的原创性研究触发了单原子催化领域研究的爆发式发展,并迅速成长为活跃的新兴催化研究领域。这一概念的提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也因对单原子催化的发展和应用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获2024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5-01-02
对话张涛院士:跨越山海,推动科研“上书架也上货架”
这位15岁就上大学的少年的成长之路为更多的人知悉,从陕西安康大山深处到滨海名城大连,从所谓的“双非高校”到一流科研院所再到提出“单原子催化”这一原创性概念,这条路,可以“被参考、被学习”,也给了更多年轻人激励和勇气。近日,记者有幸采访到张涛院士,听他讲述“逆袭人生”。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4-12-16
提出国际原创概念,他想让“单原子催化”上货架也上书架
站上领奖台的一瞬间,他说:“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觉得人生的一幕幕场景不断浮现在我眼前,我们团队很多人共同的努力,才浇灌出了‘单原子催化’这一中国人原创的科学概念,感谢在我生命中有过交集的大家!”
分享
«
1
2
3
4
5
6
7
8
9
10
»
登录
+
账号
密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