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获奖人
按年份
按奖项
按姓氏首字母
奖项与提名
奖项
生命科学奖
物质科学奖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捐赠人
资讯
公告
新闻发布会
获奖人专访
你好,科学家
年报与审计报告
更多
大奖周
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
2019-2024大奖周
大奖活动
颁奖典礼
获奖人学术报告会
科学峰会
青少年对话获奖人
关于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概述
未来科学大奖概述
章程
科学委员会
监督员
信息公开
联系我们
EN
EN
Previous
Next
1
2
3
4
5
6
Previous
Next
1
2
3
4
5
6
最新资讯
公告
新闻发布会
获奖人专访
你好,科学家
年报与审计报告
更多
ALL
ALL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年份:
最新资讯
公告
新闻发布会
获奖人专访
你好,科学家
年报与审计报告
更多
ALL
ALL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更多
2025-10-25
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近40位顶尖科学家领衔,共论6大前沿领域
10月24日-25日,由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与香港科学院共同主办的“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在香港科学馆圆满举办。为期2天的科学峰会,吸引包括20余位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四位诺贝尔奖学者等近百位国际级科学家及国际知名科学奖项代表,共同参与这一世界级的科学盛事。
分享
更多
2025-10-24
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开幕:汇聚世界级科学家,解锁多学科科学密码
10月24日,由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与香港科学院共同主办的“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在香港科学馆正式开幕!
分享
更多
2025-10-11
未來科學大獎得主戴希:灣區城市合作 注入強大發展動能 「香港通往科創黃金時代的大門已開啟」
備受矚目的未來科學大獎今年迎來十周年里程碑,至今已有六位香港科學家先後在這一獎項中獲得殊榮。今屆物質科學獎由香港科技大學蒙民偉博士納米科學教授、物理系講座教授戴希,聯同方忠教授、丁洪教授一同奪獎。戴希昨日接受訪問時表示,通往科創黃金時代的大門已正式開啟,香港與大灣區城市深化合作,將為未來科創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分享
更多
2025-10-03
2025未來科學大獎展覽開幕 盧煜明:年輕人是社會未來
未來科學大獎今年踏入10周年里程碑,大獎即日起至10月29日在香港科學館舉行「2025未來科學大獎展覽」,以「過去」、「現在」和「未來」為主題,介紹歷屆部分得主的卓越科研成就,並通過互動展品,讓參觀者深入了解幹細胞、超導體和人工智能等曾獲獎項目的相關科學知識。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5-09-01
徐星|不断探索生命的奇迹
古生物学研究仍在不断推进,新的化石发现、新的技术应用都在为解开生命演化的谜题持续提供线索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5-08-29
对话港科大戴希:AI是运动员,我们是教练,拓扑超导材料是下一步挖掘的重点|2025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
要主动寻找一些“离经叛道”的问题,开拓新的赛道、新的科研方向。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5-08-19
对话卢志远:华人物理学家如何让闪存实现“长生不老”?
从物理学入门,到投身半导体研究,卢志远的科研路径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理解事物的本质,再寻找改变它的方式。他说,半导体这种既非导体、又非绝缘体的材料,其导电性能可以变化10的18次方,这种特性让他着迷至今。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5-08-19
对话“草帽院士”徐星:世界上发现和命名恐龙种类最多的人,把科研写进教科书
回看基础科学发展历史,最开始可能没有人感受到它的使用价值,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古生物学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影响。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5-08-19
对话周忠和: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徐星的贡献比我大,挖到漂亮的化石很幸运
做科普也要秉持着做科研的态度,保持严谨性和准确性,科普对科研起到一定支持作用。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5-08-19
75岁华人物理学家突破闪存“长生不老”技术,擦写次数突破10亿次大关|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卢志远
“我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我的娱乐就是不断吸收知识,在我所在的行业里动脑筋。 ” 物理学家卢志远告诉 DeepTech。值得一提的是,现年 75 岁的他,依然每天保持 14 个小时的工作状态。日前,因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单元密度、器件集成度和数据可靠性领域的发明和引领的贡献,卢志远获得 2025 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分享
«
1
2
3
4
5
6
7
8
9
10
»
登录
+
账号
密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