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获奖人
按年份
按奖项
按姓氏首字母
奖项与提名
奖项
生命科学奖
物质科学奖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捐赠人
资讯
公告
新闻发布会
获奖人专访
你好,科学家
年报与审计报告
更多
大奖周
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
2019-2024大奖周
大奖活动
颁奖典礼
获奖人学术报告会
科学峰会
青少年对话获奖人
关于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概述
未来科学大奖概述
章程
科学委员会
监督员
信息公开
联系我们
EN
EN
Previous
Next
1
2
3
4
5
6
7
Previous
Next
1
2
3
4
5
6
7
最新资讯
公告
新闻发布会
获奖人专访
你好,科学家
年报与审计报告
更多
ALL
ALL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年份:
最新资讯
公告
新闻发布会
获奖人专访
你好,科学家
年报与审计报告
更多
ALL
ALL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获奖人专访
2022-09-06
李文辉:不为发论文而发,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这是科学的品位,不能为了迎合而自降标准。我宁可让同学们去爬高山,让他们在过程中里成长,也不愿让他们去爬百望山(北京西郊一座主峰海拔 210 米的小山)。爬了百望山也算爬过山,也可以写游记(发论文)。但我不鼓励这样,我宁愿一步一步往爬高山,让同学们在师兄师姐基础上,一直处于科学的前沿,借此带来新的认识,并能推动领域的进展。”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2-08-31
未来科学大奖得主李文辉:敢于挑战看似不可能的问题
如果技术完全成熟,做一个成一个,那还有什么意思?没什么挑战,你肯定成啊。所以像我们课题组,这种基本上说大概有一半以上成功率的课题,我们都不做。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2-08-31
港大讲席教授莫毅明:对中国数学的发展充满信心
莫毅明表示,几十年来,中国在数学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获得了非常优秀的成果,在某些数学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前列的水平,对中国数学的未来充满信心。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2-08-30
未来科学大奖新晋得主莫毅明:简洁贯通多讨论,做精彩的数学
“数学的美是一种抽象的美,是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叙述一个真理,很多个特殊的例子看通以后可以几句话就把做的所有努力总结起来,它的美就在于简洁,而且要贯通。”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2-08-30
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杨学明:发展实验科学要靠原创先进仪器
没有原创的先进科学仪器支撑,实验科学就很难进入国际前列。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2-08-29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李文辉:做科研就像在密林里爬山
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树立科学品位很重要。我鼓励和支持我的学生早早去爬很高的险峰,让他们在这过程中锻炼和成长,不赞成他们就去爬一座小矮山,然后站在山顶写游记去描述普通的风景。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2-08-29
未来科学大奖新晋得主李文辉:科研不是绕操场跑步,而是登山
比起接受访谈,他更想把时间花在具体的科研工作上,取得更多的进展。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2-08-29
未来科学大奖得主李文辉:有科学价值的论文才是产出
回顾实验室初创的种种艰辛,李文辉淡淡地说:“做科学就得坚持做正确的事,需要什么就去做什么。虽然有些时候比较难,但这一点一定要坚持。”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2-08-23
数学研究究竟什么样?对话数学家莫毅明
莫毅明对数学的热爱从父亲的影响开始。莫父生长在战争年代,没有机会深入学习数学,莫毅明从父亲那儿感知到了一种对数学的热爱。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22-08-23
对话中科院院士杨学明:建议年轻人做感兴趣的科研
杨学明表示,科研之路蜿蜒曲折,挑战与机遇并行,“年轻人要找到真正感兴趣也比较擅长的方向,才能在某个领域取得较好的发展。”
分享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登录
+
账号
密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