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感言

时间:2025-10-26



以下为徐星致辞全文:


首先,感谢未来科学大奖评委会授予我这个奖项、同时,也借这个机会感谢我的合作者。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和周忠和老师,还有其他同仁,一起开展野外工作,进行学术讨论,以及论文写作,在探索鸟类起源的研究旅程中,一起度过了非常美好的时光。另外,我还想借这个机会对我的家人和朋友们说,谢谢你们的陪伴和支持,让我一直生活在一个温暖和幸福的环境当中。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我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不多,特别是有效的时间,常常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把工作带到家里。在这些方面,我需要改进,就像科学研究一样,是一个不停改错和进步的旅程。


实事求是的说,很意外今年获奖。当接到饶毅老师的电话时,我以为他是让我去北大做个报告或者讲一堂课,没想到是一个惊喜。仔细想想,今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授予了古生物学方向,也许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古生物学虽然是一个冷门学科,但在我们国家很有传统,1929年北京猿人化石的发现,被称为中国自然科学的第一块金牌。像张弥曼院士等我们老师那一代人也一直努力在扩大着我们这个学科的国际影响。近三十多年来,更年轻的一代古生物学者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的成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其实是代表中国古生物界领取这样一个大奖,这是古生物学科得到更多认可的一个表现。


另外一个原因我想是和未来科学大奖的定位有关。在包括鸟类起源在内的一些研究方向上,中国古生物学对人类自然科学体系建设已经有所贡献,不仅推动了一些具体科学难题的解决,而且对国内外许多教科书有所贡献。我们都知道,教科书既是自然科学体系的基础,也是衡量基础科学研究成果重要性的标尺。用教科书贡献度来衡量,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还任重道远。我觉得,未来科学大奖通过授予古生物学研究,为中国的基础研究设立了一个标尺,50年后,100年后,中国贡献如果能够大幅体现在全世界的各种科学教材当中,那么未来科学大奖就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使命。


科学其实很有趣,科学家其实很酷,科学研究其实很有成就感,这是作为一个古生物学者的体会。如果我们的获奖能够激励更多青年人选择基础科学研究,那将是我们最大的贡献和荣幸!


谢谢!


分享

登录 +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