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季强致辞全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科学家同仁和各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站在香港这座连接东西方的科学与文化交汇点,接过未来科学大奖的奖杯,我心中满是感恩与敬畏。首先,我要由衷感谢未来科学大奖的捐赠人、科学委员会与提名人,你们以民间力量铸就了科学灯塔,这份对基础研究的坚守与远见,为全球科学家点亮了探索未知的道路。
这份荣誉来之不易,显然不属于个人。我必须向我的团队致以最深的敬意,是我们二十余载的并肩作战,从无数次失败的实践中汲取力量,才得以获得今天看到的研究成果。我衷心感谢每一位合作者的信任和支持,在学科交叉日益深入的今天,正是这种跨越边界的协作,让我们突破了单一领域的局限。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夫人杨力女士,是你们长期的理解与陪伴,让我能心无旁骛地致力于科学研究,专注于那些需要时间沉淀的重大科学问题。
回望科研之路,从最初对生命奥秘的好奇,到面对种种质疑时的坚持,每一步都离不开时代的馈赠。这个伟大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与科学探索的资源与自由,更让全球科学智慧得以汇聚交融。我们以往的研究聚焦于国际140多年未能破解的鸟类起源之谜。我的思维比较简单,一直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从长羽毛恐龙化石(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和尾羽鸟)的发现和确定到探索恐龙为什么会长出羽毛,从确定恐龙蜕变为温血恒温动物到提出将恐龙和鸟类合并在一起建立恐龙纲,每一步都是从零到一的创新过程。尽管鸟类起源于小型肉食性恐龙的观点已成为当今国际科学界的主流学术思想,但还有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其科学内涵,至今仍将恐龙归于冷血变温的爬行动物纲。1996年之前,鸟类是有定义的,即动物世界中只有鸟类才发育羽毛,所以鸟纲以羽毛为特征区别于其他动物是可以理解的。但是1996年以后,随着中国一系列长羽毛恐龙的发现,羽毛已不再是鸟类独有的特征,现生的鸟类只不过是小型肉食性恐龙的后代,表明鸟纲已失去了单独建纲的定义和基础。
早在2.25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冷血变温的爬行动物演化出2个演化支系,一支是从哺乳动物至人类,另一支是从恐龙至鸟类。这两个演化支系都是温血的恒温动物。人类在哺乳动物中只是一个“科”,为什么鸟类要单独建立一个“纲”呢?
未来科学大奖的颁发是科学界对我们研究成果的认可,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寄望,激励我们继续投身更具远见、更富冒险精神的研究。我和我的团队目前正在研究100万年以来人类的演化历史,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争取在古人类研究领域有所进展,有所贡献。
最后,再次感谢未来科学大奖,感谢所有支持科学事业的人们。未来可期,我们终将在探索生命奥秘的道路上收获更多惊喜。
再次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