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传承·启蒙|科学精神】科研与我们并不遥远,每一次重大的科研成果都推动着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科学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解开了许多谜团。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从医疗领域的突破,到能源、环境、通信等各个领域的创新,科学研究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可能性。未来科学大奖与香港科学院、香港电台联合制作的《科学•创未来》,由五集纪录片组成,将陆续介绍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的精彩内容以及介绍获奖者的故事。首集介绍未来科学大奖周的活动,让观众了解最前沿的科研议题,以及对大奖周有更全面的认识。此外,亦会通过2023年的未来科学大奖各获奖者参与的圆桌对话,让获奖人分享他们的经验、见解和对未来发展的想法。最后三集中,每集将以一位历届获奖的香港科学家为主角:2016年荣获生命科学奖卢煜明教授、2019年荣获物质科学奖陆锦标教授,以及2022年荣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莫毅明教授。通过他们的故事,观众可以看到科学家在科研之路上的追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年轻科学家将与获奖科学家进行对谈,分享彼此在科研旅途上的经验和感悟。《科学•创未来》联合制作:香港科学院、未来科学大奖、香港电台资助机构:创新科技署《科学•创未来》第二集Future Minds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圆桌对话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科学精神是一种启蒙,一种传承。我们特别邀请到2023年未来科学大奖几位获奖者,包括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柴继杰、周俭民,物质科学奖获奖者陈仙辉,数学及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任少卿、张祥雨,同时邀请数学及计算机科学奖捐赠人王强老师担纲主持,数位嘉宾齐聚一堂,展开一场充满睿智的对话。这场对话,探讨的不仅是科学家们的获奖成就和科研经历,亦有他们的科学观、人生观等等话题。这几位获奖人的研究涵盖了广泛的科学领域,包括生命科学领域的植物抗病、物质科学领域的高温超导,以及数学及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人工智能。他们的工作为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深刻影响人类的生活和未来,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通过获奖人的经验分享,对科研见解和未来发展的想象,希望可以增进年轻一代对科学的认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激情。科学带领人类世界日趋进步,亦为大家创造新未来。听完这场对话,大家又有哪些想法呢?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相关阅读:12.25直播《科学•创未来》第一集《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特辑》
2024-02-19 13:02
新闻发布会MORE +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8月16日公布2023年获奖名单。柴继杰、周俭民因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的开创性工作获得“生命科学奖”,赵忠贤、陈仙辉因对高温超导材料的突破性发现和对转变温度的系统性提升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何恺明、孙剑(已故)、任少卿、张祥雨因提出深度残差学习,为人工智能做出了基础性贡献,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2023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柴继杰、周俭民,奖励他们为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的开创性工作。柴继杰                  周俭民植物病害的爆发对社会文明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目前,全球粮食产量的 40% 可因植物害虫和病原体而损失。20世纪40年代植物抗性位点的发现表明植物具有先天免疫机制。1994 年,植物抗性基因的克隆从分子上证明了这一假设。这些抗性基因编码核苷酸结合域和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的免疫受体,构成了植物针对多种病原体和某些昆虫的主要免疫机制。然而,这些免疫受体如何启动植物的防卫反应一直是个谜。通过19年的合作和努力,柴继杰博士和周俭民博士确立了由免疫受体激活的抗病小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他们发现抗病小体是由免疫受体蛋白在识别病原体效应子后形成的多组分复合体,并发现这种复合体通过形成钙离子通道引起植物免疫反应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从而保护植物免受感染。这个发现将带来更好的植物病害控制方法,对全球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授予柴继杰博士和周俭民博士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以表彰他们对解析植物先天免疫机制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柴继杰,1966年生于中国辽宁,1997年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博士学位。周俭民,1964年生于中国四川,1994年获得普渡大学园艺系博士学位。  2023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物质科学奖”获奖者赵忠贤、陈仙辉,表彰他们对高温超导材料的突破性发现和对转变温度的系统性提升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赵忠贤                       陈仙辉                          超导体作为一种量子材料,其独特的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特性,在能源、信息、医疗、交通和电力等领域带来深刻变革,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传统的超导材料达到超导状态的转变温度都很低(低于-230摄氏度)。高温超导材料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超导现象可以存在的温度范围。一方面这为超导材料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同时也揭示出形成超导现象的物理机制的复杂性。赵忠贤和陈仙辉在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和发展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高温超导材料主要有两大类:铜氧化物超导体和铁基超导体。在铜氧化物方面,赵忠贤领导的团队独立发现了第一个液氮温区的超导材料。在铁基超导体方面,陈仙辉研究组首先将超导转变温度提高到麦克米兰极限之上,证明铁基超导体确实是非常规的高温超导体,而赵忠贤研究组创造并保持了在块状材料中超导转变温度的记录。在提高超导转变温度的同时,赵忠贤和陈仙辉对于高温超导的物理机制做了大量系统性的研究,在过去数十年内推动了高温超导领域的发展。赵忠贤,1941年出生于辽宁新民,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陈仙辉,1963年出生于湖南湘潭,199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2023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何恺明、孙剑、任少卿、张祥雨,奖励他们提出深度残差学习,为人工智能做出了基础性贡献。何恺明                孙剑              任少卿               张祥雨深度神经网络推动了人工智能的革命和发展。其中,增加神经网络的深度是在许多人工智能应用中带来突破性进展的关键。获奖团队提出了深度残差学习,使神经网络能够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获得以前难以实现的能力,促成了多个突破性的成果——包括AlphaGo,AlphaFold和ChatGPT。获奖工作是四位获奖者在2012至2016年间于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完成的。何恺明,清华大学学士(2007年),香港中文大学博士(2011年)。孙剑,西安交通大学学士(1997年)及博士(2003年)。任少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博士(2016年)。张祥雨,西安交通大学学士(2012年)和西安交通大学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博士(2017年)。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做出杰出科学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获奖工作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产生巨大国际影响;(二)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三)主要在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完成。完成者的国籍不限。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725万元人民币(等值100万美元)。2016年至今,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35位获奖者,他们均是来自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极具成就的科学家,做出了原创性且产生了巨大国际影响的研究工作。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将于10月首次在香港举行,70多位来自全球9个国家的世界级科学家,将在科学峰会上共同探讨前沿科学议题,分享最尖端的科学资讯和前瞻视角,颁奖典礼和青少年对话获奖者会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行,这将是最值得期待的高光时刻,也是科学与文化的一次融合与碰撞。(完) 
2023-08-16 03:03
直播时间:2023年8月16日上午10:00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手机可扫码观看视频号直播/回放2023年8月16日(星期三)上午10:00,2023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香港两地共同举办,正式揭晓2023年“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名单,并就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议程进行官方发布。
2023-08-14 13:47
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一年一度的科学盛会——未来科学大奖周将于2022年11月24-27日举行,为期4天的大奖周将包含获奖者学术报告会、科学峰会、获奖者对话青少年、颁奖典礼等系列活动。届时,将汇聚全球杰出科学家,探讨学术前沿,共襄科学盛举。 打造世界级科学盛会,引领公众探寻科学前沿未来科学大奖周特邀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Steering Committee负责指导议题方向,下设Program Committee负责制定议程和邀请国内外嘉宾,保证大会的学术水准和广泛的国际影响。芝加哥大学何川教授和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林建华教授将作为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Program Committee联席主席,倾力打造兼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盛会。获奖者学术报告会:拓宽全球视野,激发科研创新三场获奖者学术报告会将分别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南方科技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举办。届时,李文辉、杨学明、莫毅明三位获奖者,以及众多蜚声国际的杰出科学家们,分别围绕“生命的礼赞” “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及“数学的魅力:从几何学到数论”三大专题领域进行主题报告与学术对话,在展现科学家的科研风采与学术精神之时,更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拓宽全球视野、激发科研创新潜能提供了平台与良机。科学峰会:分享前沿科学成果,共同探讨学术创新为期2天的科学峰会,将汇聚30多位全球顶尖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围绕表观遗传学、流体与动力系统、纳米催化与材料、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天文大设备-大科学、气候变化等细分领域,分享前沿科学成果,探讨学术创新。另外,今年的科学峰会将注入更多新生科学力量,青年科学家和青年学子们作为未来科研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将就学术前沿及应用发展与学术大师交流对话,在思想碰撞中助力创新人才培养。除此之外,青年科学家将对深奥的科学知识进行科普解读,让科学更有趣有料,让未来有答案!获奖者对话青少年:用科学点燃青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需要进步与创新,更需要人才与传承。在获奖者对话青少年活动中,李文辉、杨学明以及莫毅明三位获奖人将分别向青少年讲述不同的科研故事、分享人生经历,激励未来一代走上科研创新之路。同时,来自北京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怀柔101中学、深圳南方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香港国际学校等学校的青少年们也将带着对于科学与人生的热忱与疑惑,与获奖人面对面畅聊未来。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于青少年心中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引领青少年走进科学殿堂,助其成为不懈奋斗的科学“追光者”,争做新时代科学的“澎湃力量”。致敬科学精神 礼赞科学成就 共赴科学盛宴今年李文辉、杨学明、莫毅明三位获奖科学家将分别在北京、深圳、香港颁奖典礼现场接受奖项。届时,科学力量将于线下线上多端实时联动,共享荣耀时刻。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迄今,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 27 位获奖者,他们均是来自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极具成就的科学家,做出了原创性且产生了巨大国际影响的研究工作。未来科学大奖周将持续保持鲜明独特的定位,以“弘扬科学精神、礼赞科学成就”为使命,以前瞻视角引领公众探寻科学前沿”为共识,发挥“风向标”作用,与公众共享精彩的科学盛宴。11月24日-27日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 与你不见不散!点击此处查看大奖周完整议程
2022-11-14 19:21
获奖人专访MORE +
周俭民在实验室观察实验样品。赵永新摄2023未来科学大奖的“生命科学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周俭民与他的合作者西湖大学教授柴继杰,奖励两位科学家在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的开创性工作。这些重要科学突破被国际同行称为“植物抗病领域里程碑”,相应成果发表于2019年4月的《科学》杂志上。从1994年专注植物抗病研究算起,周俭民已在这个领域默默耕耘了近30年。如今,他还在以同样的热情,向着科学的更深、更广处前行。兴趣——“科学研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职业,你可以去追逐梦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从小生活在城市、跟植物打交道很少的周俭民,是如何与植物免疫研究结缘的?“兴趣,或者说好奇心。”坐在办公室的靠背椅上,身穿深灰色短袖、脚蹬运动鞋的周俭民,向记者讲起自己的成长之路。周俭民出生在四川省成都市,上高中时,生物课老师讲的遗传学把他吸引住了:“之前觉得生物就是动植物、花花草草,听老师讲遗传学就觉得生物挺有意思。后来考大学填志愿时,我就报了四川大学生物系。”上大学时,周俭民一心扑在专业课学习上,成绩名列前茅。大学毕业后,他考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攻读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植物病理学家周嘉平先生。读研期间,周俭民根据导师的建议,到北京农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旁听曾士迈先生讲授的《植物免疫》课程。当时,曾士迈先生讲到美国植物病理学家弗洛尔提出的“基因对基因”假说:植物存在一组抗病基因,可以识别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基因,并与之精准匹配,从而引发植物的免疫反应。“我听了之后觉得太神奇了,后来就一直忘不掉。”周俭民说。之后,周俭民赴美国留学、工作。2004年回国后,加入刚成立的被称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2012年他来到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一直从事植物抗病研究。“植物免疫领域最吸引我的,是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之间奇妙的相互作用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生存策略,里面蕴含着无穷的生物学问题,令人流连忘返。”周俭民说,“科学研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职业,你可以去追逐梦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加班加点也不觉得特别累。”合作——“把科学问题回答好是最重要的,至于谁的名字放在哪里不需要计较”和周俭民同期加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还有柴继杰。回国前,柴继杰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师从施一公,研究动物细胞凋亡关键蛋白的结构。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两人的实验室刚好门对门,经常一起聊天。尽管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就克隆出了第一批植物抗病基因,但植物抗病的一些关键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最为突出的就是弗洛尔抗病基因所编码的蛋白的结构及其抗病机制问题:抗病蛋白长什么样子?它怎么发出指令调动千军万马去抵御病原微生物?当时,专注于植物抗病蛋白结构的科学家少之又少。听周俭民讲了这些情况,柴继杰立即产生了浓厚兴趣,两人从此开始了长达19年的合作研究。周俭民主要研究植物抗病蛋白的生化机制,柴继杰主要解析抗病蛋白的三维结构,两人优势互补、各展所长,推动了植物免疫的研究进展。2007年,两人合作解析出第一个弗洛尔抗病基因的复合物结构,并提出了抗病蛋白识别病原的新模型——“诱饵模型”。此后,他们又解析出多个抗病蛋白的三维结构及其生化机制。从2015年开始,两人开始聚焦经典的弗洛尔抗病蛋白ZAR1。两个实验室团队几乎每个月都要一起开会讨论,寻找突破方向。2019年,他们分别从植物细胞和体外重组蛋白实验获得了ZAR1蛋白寡聚的证据,柴继杰实验室在体外重组了ZAR1寡聚体,并解析了其清晰的三维结构。他们把这个结构很像五瓣小花的抗病蛋白称为“抗病小体”。这是国际上第一次发现抗病小体,破解了困扰植物免疫领域20多年悬而未决的难题——植物抗病蛋白是如何控制细胞死亡和免疫的,为国内外同行设计广谱、长效的新型抗病蛋白奠定了理论基础。两人长达近20年的合作高效、默契,被同行誉为合作研究的“黄金搭档”。“我们之所以合作得这么好,除了专业互补、兴趣相投,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周俭民说,“把科学问题回答好是最重要的,至于谁的名字放在哪里不需要计较。”坚持——“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只能不断地寻找新的证据,用事实说话”从事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失败和挑战是家常便饭。遇到障碍、做不下去的时候怎么办?“我觉得真正难的地方,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当你的工作完成之后,取得的新的研究成果没有马上被同行认可。”周俭民说。周俭民坦言:“遇到技术难题,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最新先进技术、跟同行合作来逐步解决。但当你的发现与现有学术观点有冲突,导致文章投出去之后杂志不接受,或者发表后不被许多同行认可,这对一名科研人员特别是‘新手’来说,会带来一些挫败感。”“遇到这种情况时,怎么继续往下走?”“要勇敢面对。”周俭民的回答是,“你只要做创新的东西,永远会存在这个问题。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只能不断地寻找新的证据,用事实说话。”他举了一个例子:2007年和柴继杰合作提出“诱饵模型”后,由于与当时的主流研究观点有冲突,文章发表后颇受质疑。周俭民说,“这让我意识到,做科研不光要说服自己,还要学会说服同行。单靠一篇文章可能无济于事,要靠一系列的工作。”后来,周俭民在其它几篇论文中印证了“诱饵模型”的正确性,几个国外实验室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诱饵模型”逐渐被大家认可。“我们现在的研究重点有两个。”周俭民告诉记者,一个是顺着抗病小体开辟的方向继续往下挖,寻找一些重要的抗病机制;一个是关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问题,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设计出更有效的抗病基因,解决猕猴桃、水稻、油菜等重要作物的病虫害问题。“历史上,多次暴发的植物病虫害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即便现在,全球因病虫害造成的农作物减产高达40%。”周俭民表示,“力争在几年内做出对农业生产有帮助的研究成果。”(原载于《人民日报》 2023-10-16 19版)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7230380/7071844 
人民日报 2023-10-16 15:58
让周俭民获奖的,是他与柴继杰合作发现的一种寡聚的抗病蛋白:抗病小体。他觉得抗病小体有着无与伦比的美,其结构令人惊叹,“像一个风火轮,也像一朵紫荆花”。编者按:现在,让我们把聚光灯对准中国基础学科的研究者——数学家、化学家或者人类基因的研究者。我们希望能够抛开科技报道对巨头公司和创始人个人生活事无巨细的关注,回归到科研最基本的单元:科研者。我们称之为“赛先生说”,我们将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展现他们的工作、生活和面临的环境。这些研究者是谁?在干什么?在担忧什么?面临什么?他们所做的事情,在世界范围内又处在什么样的序列?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构成中国科研的底色,并成为一个庞大经济体未来前进的动力。来源:经济观察报,作者:张铃飞机刚刚落地,植物免疫学家周俭民就收到一堆短信,还没来得及反应,新电话进来了,号码显示为“管坤良”。管坤良是国际知名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家,刚刚回国任教,并担任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2023轮值主席。管坤良告诉周俭民:你是今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消息很突然,机舱里都是乘客,一时间,这个在实验室里和植物打了30多年交道的科学家有些混乱,不知该如何做表情。未来科学大奖有“中国的诺贝尔奖”之誉,奖励给有前瞻性、开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2023年,生命科学奖由周俭民与结构生物学家柴继杰分享,奖励他们在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的开创性工作。8月16日,在大奖揭晓的新闻发布会上,周俭民这样评价自己和柴继杰的合作成果:我们做了一些比较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对未来农业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病虫害的防控问题,可能起到比较积极的作用。热闹结束了,周俭民回到了他的实验室。办公室不大,书本堆在桌上,有些杂乱,他穿着一件《植物学报》发给编委的墨蓝色POLO衫,在这里伏案工作。门外,实验室很安静,小温室里,番茄结了果实,本氏烟叶片肥大,水稻生出小苗。植物在悄悄生长着。无与伦比的美让周俭民获奖的,是他与柴继杰合作发现的一种寡聚的抗病蛋白:抗病小体。他觉得抗病小体有着无与伦比的美,其结构令人惊叹,“像一个风火轮,也像一朵紫荆花”。他打开电脑,向经济观察报展示一个会标:一段双螺旋DNA充当锚杆,左右镶嵌着两片叶子,一个五瓣花朵高高开在铁锚上。这朵花,就是抗病小体在冷冻电镜下的模样。这是2023年国际分子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学会双年会(IS-MPMI 2023)的会标,主题是“通过植物微生物研究保护我们的星球”,领域内顶尖科学家汇集于此。2023国际植物微生物分子互作大会会标 受访者供图“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工作对整个领域的影响是深入人心的。”周俭民说。历史上,植物病害的暴发对人类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1845年到1850年间,爱尔兰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四分之一,起因就是晚疫病的卵菌造成的马铃薯腐烂。现在,全球有高达40%的农作物产量因植物病虫害而损失,每年给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超过3000亿美元。100多年前,有英国学者发现了植物的抗病基因,也就是植物自身具有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上世纪40年代,美国植物病理学家弗洛尔(Harold Flor)提出著名的“基因对基因”假说,认为植物存在一组抗病基因,可以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基因匹配,从而引发植物的免疫反应。90年代初,植物抗性基因的克隆从分子上佐证了这一假说。那么,植物的免疫系统如何对抗病虫害?如何在分子的水平行使生物学功能去对抗病虫害?科学家们此后二十多年的努力,都未解密抗病蛋白的工作原理。周俭民打了个比方,抗病基因像是调动免疫系统的总指挥,它可以调动千军万马去抵抗病原,但人类并不知道它具体发了什么命令。常规的研究手段已经穷尽,结构生物学手段或许大有用武之地,这是周俭民和柴继杰的共识。长达19年的时间里,他们精诚合作,最终发现了由免疫受体激活后形成的抗病小体,并解析了其结构和功能。他们发现,抗病小体是由免疫受体蛋白在识别病原体效应子后形成的多组分复合体,这种复合体通过形成钙离子通道引起植物免疫反应,从而保护植物免受感染。这是近年来植物免疫研究领域的最重大的进展之一。国际植物抗病研究权威科学家Jeffery Dangl 和Jonathan Jones 在Science发表了专文评述:“首个抗病小体的发现为植物如何控制细胞死亡和免疫提供了线索”、“澄清了对NLR 蛋白功能的诸多猜测”和“这些重要发现大大加深了我们对植物先天免疫机制的认识”。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应用真正落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可以确定的是,因为这个发现,未来人类将找到更好的植物病害控制方法,更好地防控农作物病虫害。1+1>22003年一个雪天,周俭民、柴继杰都来到了美国纽黑文国际机场附近的一家酒店,几个有名的科学家也在这里:国际著名生物学家吴瑞,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下称“北生所”)共同所长王晓东、邓兴旺。这一年,作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北生所筹建,无行政级别,无事业编制,科学家自主确定研究方向,也可以不为经费发愁,一批优秀的年轻学者闻声而来。和邓兴旺、吴瑞谈过之后,在美国已有教职的周俭民决定回国。2004年,他正式加入北生所,成为首批“PI”(独立实验室负责人)之一。北生所远在昌平,彼时周围都是村庄,但周俭民很喜欢这里。他和柴继杰的实验室都在二楼,面对着面,两人常常交流,偶尔抽支烟。柴继杰是结构生物学专家,刚好也对植物抗病感兴趣,几根烟的功夫,双方一拍即合。2007年,在周俭民的配合下,柴继杰小试牛刀,解析了第一个弗洛尔抗病蛋白的复合物结构。虽然这只是一个非典型抗病蛋白,但这项工作让二人得以提出抗病蛋白识别病原的新模型:“诱饵模型”。他们认为,某种“诱饵”蛋白会将细菌毒性蛋白引入“空城”,一旦“诱饵”蛋白被破坏,抗病蛋白就会迅速激活,指挥被感染的细胞与细菌“同归于尽”,阻止病原体扩散,从而保证周围组织的正常生长。历经10年不断尝试,柴继杰实验室发现经典弗洛尔抗病蛋白ZAR1可能是理想研究对象。同期,周俭民实验室对诱饵模型反复求证,并于2015年利用诱饵模型成功发现了ZAR1蛋白复合物的组分以及相关生化机制,加速了ZAR1蛋白复合物的结构生物学研究。长时间困扰植物免疫领域的一个问题是,抗病蛋白是否形成寡聚体?几乎每个月,两个实验室都要一起开会讨论,寻找线索和突破方向。2019年,两个实验室分别从植物细胞和体外重组蛋白实验获得了ZAR1蛋白寡聚的证据。最为重要的是,柴继杰实验室成功地在体外重组了ZAR1寡聚体,并解析了其结构。他们把寡聚的抗病蛋白称为“抗病小体”。这是抗病小体在国际上首次被发现。ZAR1抗病小体的独特结构,暗示它很可能在细胞膜上成孔。此后,生化、电生理、细胞生物学和抗病功能验证证实了ZAR1抗病小体的确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道,发挥钙离子通道的作用,激活抗病反应,从而保护植物免受感染。随后的遗传学和功能验证完全支持了结构生物学的发现。文章一经发表,国际植物免疫领域一片欢呼,同行的惊叹溢于言表,将抗病小体的发现和功能解析视为植物先天免疫领域的里程碑发现。左为周俭民,右为柴继杰 图源:西湖大学微信公众号在周俭民眼中,柴继杰这个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生活上像一杯白水,但工作上极为专注,推进速度非常快,“我们整个植物抗病领域,因为他的加入提速了至少5-10年。”合作卓有成效,又非常愉快。1+1>2,真正的合作,是有实质性的相互促进。共同的兴趣、互补的专业技能、相互的信任,成为支撑合作的基础。许多年里,两人从没因发文章署名这一类的问题闹过矛盾。把科学问题回答好,这是最重要的。“至于谁的名字放在哪里,不需要特别计较”,周俭民说。好奇与寂寞高中时期,周俭民就被生物课堂迷住了。上世纪70年代,普通人对生物学的理解还只是花草鱼虫这样的动植物,但他的老师会讲遗传,有趣极了。凭着直觉般的喜欢,1980年,16岁的周俭民报考了四川大学生物系遗传专业。这是他唯一违背父母意愿的选择。80年代的大学校园,黑格尔、诗歌、文学、哲学、量子力学是时尚,专业课反而经常不受欢迎。周俭民不跟风的性格,使其免受干扰。不易被人左右,这种天性似乎遗传自父亲。父亲是50年代入党的老党员,文革期间,父亲有自己的判断,他不仅远离派系斗争,还经常为受到批斗的老同学提供庇护所。1984年,周俭民考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宿舍在所里的农场里,不通暖气,北风一来,毛巾冻在铁丝上,回想起来仍觉有趣。下午从实验室回来,他会在晒谷子的场上跟小伙伴们踢上一场足球。研究生期间,在导师周嘉平的建议下,周俭民去北京农学院(今中国农业大学)旁听了曾士迈院士讲授的《植物免疫》,在那里,周俭民第一次听到了弗洛尔的“基因对基因”假说。这个假说在周俭民心里埋下一粒种子:植物和微生物,两个活的生物之间,竟在微观层面会相互识别,这太神奇了。之后,周俭民赴美到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前夕,植物抗病领域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第一批弗洛尔的抗病基因正在被克隆,人们认识到,植物抗病的本质就是先天免疫,免疫系统不仅存在于动物,也存在于植物中。1994年,博士资格考试时,周俭民的考官之一是格雷格·马丁(Greg Martin),他正是最早克隆抗病基因的几位先驱之一。当时,周俭民有收到其他三个非常有名的实验室的offer,相对来说,格雷格·马丁是年轻的新教授,植物遗传也是刚兴起的前沿领域,但进入他的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成为周俭民的不二选择——“兴趣和好奇心再次胜出”。对植物抗病研究的爱,把周俭民正式带到了这个领域。植物与病原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是那么奇妙,无穷的生物学问题都蕴含于此,他用两个词来形容这种奇妙——流连忘返、叹为观止。2021年,周俭民在作汇报 受访者供图周俭民常跟学生讲,做科研,要把科学问题想在前面,想清楚什么是重要的科学问题,问题的解决能不能影响很多人,能不能改变人们现有的认知。极具科学价值的课题,突破口往往难找,有研究套路的课题,往往很平庸。这样的课题,一做就是好几年,需要反复试验,寻找线索,有时,学生们难免产生能否做下去的疑虑。一旦看准,周俭民不轻易放弃,哪怕参与课题的学生有一星半点进展,他都会及时肯定、鼓劲。工作好不容易做出来了,短期内不一定能得到学界的肯定。2007年提出的“诱饵模型”,当时并不被看好,甚至还影响了其它文章的发表。周俭民团队的另一项重要工作的论文,也长时间不能获得期刊编辑们的青睐。类似的挫折,带给学生较大冲击。周俭民知道,科学的发现不光要说服自己,还要说服同行,包括那些最权威的同行,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不断地寻找新证据,用事实说话。十几年过去了,“诱饵模型”早已被验证,当初不被青睐的文章依然频繁地被同行引用。周俭民相信,经过磨砺的科研工作者,会养成保持好奇心、甘于寂寞的品质,“只要做创新的东西,质疑永远会存在”。禅悦为食接到获奖通知时,周俭民最想第一时间把喜悦分享给家人和学生。父亲今年90岁了,他在无锡农村长大,50年代到成都上地质大学、定居,生下两个儿子。他给小儿子取名“俭民”,希望这个孩子长大后,做个勤俭的老百姓。父亲会养蚕、包皮蛋、做腌菜、编草筐,周俭民也常和哥哥一起晒腌菜、挑水、洗衣,童年平静而幸福。1996年,父亲去普渡大学看孙子时,闲不住租了一块地种菜,把菜园子料理得极好。和小时候帮着晒腌菜一样,周俭民会到地里帮忙。摄于1966年的全家福,前排左一为周俭民 受访者供图父亲开明也讲原则。有一段时期,周俭民成绩变得不太好,父亲告诉他:“没关系,将来你能够养活自己就行。”初升高时,周俭民选了很快能参加工作的中专,父亲出差回来知道,特别生气,赶紧跑去招生办改志愿。周俭民至今感谢父亲的决定。在普渡大学,周俭民的博导Peter Goldsbrough教授同样宽厚、细致,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周俭民至今记得,写第一篇科研文章时,导师把文章打印出来,在办公室当着他的面用红笔修改,边改边讲每一处修改的原因。30年过去了,站在办公桌前的人发生了转换。现在,周俭民也会把第一次写论文的学生叫到跟前,一字一句讲,该怎么写、怎么改,细到每一个标点甚至空格。“就像打通了关窍,从此就知道应该写成什么样了。”2019年加入实验室的博士生郑小娟说。2017年,还在四川农业大学读研时,郑小娟就被周俭民吸引了。那年,周俭民到成都作报告,关注到了四川的猕猴桃溃疡病,那是全球猕猴桃产业最严重、最难治的病害,一旦发病就会毁园,上百万元投入化为乌有。第二年,周俭民找四川农业大学要了菌株,派人来做采样,郑小娟就联系了他。现在,周俭民继续深化着抗病小体的研究,同时将一半精力投入到农业应用研究中,研究水稻、油菜、猕猴桃如何抗虫害。他希望未来人类能够去设计植物抗病基因,进一步减少农药的使用。周俭民的办公室挂着两幅字,一幅是“海纳百川”,一幅是“禅悦为食”。2012年,周俭民加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少有人知的是,最初几年他研究经费并不充裕, “比较穷困”。一位朋友来看他,给他带来这两幅字。禅悦为食,这是一句佛教用语,意谓僧人把从禅定所得到的喜悦,作为滋养身心的饮食,周俭民喜欢这句话。在科学研究中,他希望“更重视精神的愉悦,不因缺经费跳脚”,像植物那样淡定。从实验论文中暂时抬起头,穿过实验室和养满植物的小温室,周俭民来到阳台上整理实验思路、消化刚刚阅读的文献。向北望去,目之所及满是绿意,万物在悄悄生长。原文链接:https://m.eeo.com.cn/2023/0830/603310.shtml
经济观察报 2023-09-13 16:52
柴继杰很清楚,科研是个很单调、无聊甚至乏味的过程,他几乎不会去想,万一做不成、万一通不过怎么办,只有一个信念:只要真正努力去做,不会有太大问题。(图源:西湖大学)编者按:现在,让我们把聚光灯对准中国基础学科的研究者——数学家、化学家或者人类基因的研究者。我们希望能够抛开科技报道对巨头公司和创始人个人生活事无巨细的关注,回归到科研最基本的单元:科研者。我们称之为“赛先生说”,我们将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展现他们的工作、生活和面临的环境。这些研究者是谁?在干什么?在担忧什么?面临什么?他们所做的事情,在世界范围内又处在什么样的序列?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构成中国科研的底色,并成为一个庞大经济体未来前进的动力。 来源:经济观察报,作者:张铃知道自己获得未来科学大奖后,柴继杰第一时间给施一公发了封Email。柴继杰,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最得意的学生之一。2023年,在独立科研的第19个年头,他度过了炙热的8月:8月16日,因为在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的开创性工作,他与合作伙伴、植物免疫学家周俭民一道摘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柴继杰名列其中。过去20年,施一公常在不同场合提起这个学生,把他作为大器晚成的典型,用来激励准备投身科研的年轻人。从那些讲述中,人们可以拼凑出柴继杰的学术轨迹,那是一个不常见的科学家样本:14岁,拒绝接替父亲的烟草收购站岗位,选择上普通高中;17岁,去大连轻工业学院学习造纸;21岁,进入丹东鸭绿江造纸厂工作;25岁,做了四年造纸工人后,放弃“铁饭碗”,决定考研;28岁,成为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读分析化学的博士生;33岁,到普林斯顿大学做施一公的博士后,此前,他没做过任何的生物实验,在生物学领域如白纸一张;到了2004年,成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首批“PI”(独立实验室负责人)之一,开始独立科研道路时,柴继杰38岁,从本科毕业算起,已经17年过去了。后来的故事很简单,43岁,他成了清华大学长聘教授;51岁,成了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德国“洪堡教授”;57岁,成了西湖大学植物免疫学讲席教授。他跑出了独属于自己的速度。从造纸工人到顶尖科学家1999年,柴继杰成为施一公第一个博士后。那年,施一公32岁,是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年轻的助理教授,正初次组建实验室;柴继杰33岁,英语磕磕巴巴、生物学知识匮乏,连生物学本科生必备的PCR实验都不会,研究水平并不乐观。进入实验室第一天,施一公向两位新来的博士后讲了研究课题要求,语毕,柴继杰留了下来,问:“一公,你能不能再讲一遍?我没太听懂。”虽有心理准备,但柴继杰的基础之差,还是超出了施一公的想象。而许多年后,再提起这个学生时,施一公会说:“现在,我跟你简单点讲,在他研究的领域里面,他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科学家。”把时间再往回拨,1980年,柴继杰正穿梭在辽东半岛的田野里,帮家里收割烟草叶。1987年,他刚从大连轻工业学院制浆造纸专业毕业,去丹东鸭绿江造纸厂做助理工程师,和木头、纸浆为伴。1991年,在工厂蒸汽和水流的噪音、工人们的牌局中,他找来学习资料,开始备考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鸭绿江造纸厂老照片丹东鸭绿江造纸厂效益极好,新闻纸产量占全国的6%。离开这里时,父母不是很同意,“工作已经很稳定了,你还瞎折腾啥?”但柴继杰不难下决定,他很清楚,自己并不适合工厂的环境。那时石油行业如日中天,工资高、福利好,他就用半年时间,边工作边备考。笔试通过后,前来工厂考察的老师为他在那样的环境下坚持学习所感动。研究生期间,柴继杰的专业是应用化学,上了两年后,他觉得“没有让自己特别嗨的地方”,就继续读博,1994年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习晶体学。晶体学跟生物学关系不大,但它是结构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博士期间,他发了一篇关于晶体学的文章,他想,或许因为这篇文章,自己才被施一公选中。施一公的答案不太一样。他从70多份简历里,挑中了排在后半段的柴继杰,是觉得这个人很“邪乎”:从造纸厂技术员,到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后,这段奋斗史异乎寻常。在普林斯顿,柴继杰的生物学知识几乎从零开始搭建。他每天阅读至少半小时英文报纸及文献,用心学习各种实验技能,施一公在仪器上操作实验时,他就在一旁拿个小本子记。“从技术来讲,我可以说是得到了施老师的真传。”柴继杰说。那几年,师生俩常一起收集衍射数据,施一公几乎手把手教他。休息时,施一公每每把实验室唯一的床位让出来,自己睡地上,这让柴继杰感到不可思议。在施一公眼中,柴继杰也有些不可思议,“从来不认为世上有什么事他做不到”。一个例子是,进入实验室一周后,有严重烟瘾的柴继杰说想戒烟,施一公半信半疑。没想到,那之后的5年,他真的一支烟也没有抽过。5年很快就过去了。前两年,柴继杰就像是一个技术员,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第三年开始开窍,第四年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到最后,他早已发了很好的文章,受了极佳的科研训练。不过这时,他依然没太想清楚以后该做什么,一度萌生去工业界的想法。施一公劝住了他。从一无所知到揭开奥秘在新的十字路口徘徊时,恰逢“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北生所筹建。2003年冬天,在风雪中,施一公驱车带柴继杰去往美国纽黑文国际机场附近一家酒店,参加北生所首次PI的招聘面试。那天,13位年轻的科学家进入了最终的面试,经评委投票,6人顺利入选,柴继杰排在第7位。北生所共同所长王晓东问施一公,柴继杰潜力究竟如何?施一公直言:如果继杰和我竞争同一个高难度课题,我的胜率大约50%。柴继杰最终加入了北生所。多年后回忆起来,他感叹自己的运气,在不同阶段都能遇到贵人:学生时代,遇到施一公;参加工作,是很宽松的环境,可以自由探索研究方向;独立科研后,他又遇到了周俭民。2004年,在北生所的红色四层建筑里,柴继杰重新吸起了烟。周俭民的实验室就在对面,两人常常交流,几根烟的功夫,柴继杰被全新的领域吸引了——植物免疫。植物和动物一样有免疫系统,具有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这早已是植物学界的共识。但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植物的免疫系统如何对抗病虫害、如何在分子的水平行使生物学功能,成了科学家们难以求解的谜题。几次交流后,他们达成共识:常规的研究手段已经穷尽,结构生物学手段或许大有用武之地。合作就此展开。19年后,两人终于因为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获得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原因由北生所所长王晓东宣读,他匆匆略过了展示具体研究成果的幻灯片,因为“内容太复杂了”。王晓东说道:“我就想跟大家讲,他们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么复杂的过程,一步一步地将来龙去脉理清楚,所以现在我们对植物如何应对病虫害感染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将来也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设计更好的抗病虫害的农作物。”植物免疫领域,各种学说、名词相当烧脑,接触时间不长的科研者很难搞得清楚。到北生所之前,柴继杰研究动物,做的是细胞凋亡的课题。周俭民向经济观察报回忆,两人初次在交流中谈及植物抗病时,柴继杰“估计没听懂多少”。他又很快察觉到,眼前这个结构生物学家有些“愣”,似乎什么问题都不会是难题。抗病蛋白构成复杂、分子量大且构象多变,解析其结构极为困难,国际上一众科学家多方尝试,也没能有所突破。2007年,在周俭民的配合下,柴继杰最终成功解析了第一个弗洛尔抗病蛋白的复合物结构。但在这之后,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以及科学不可避免的偶然性,他们的探索并不顺利。不是每一个蛋白质的结构都能做出来,同一类蛋白也会有很多变体,哪一个能做出来,往往不能预测,这如同一门艺术。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他们一边做一些植物抗病蛋白之外的研究,一边反复尝试着。2019年,两个实验室分别从植物细胞和体外重组蛋白实验获得了ZAR1蛋白寡聚的证据。最为重要的是,柴继杰实验室成功地在体外重组了ZAR1寡聚体,并解析了其结构。他们把寡聚的抗病蛋白称为“抗病小体”。这是抗病小体在国际上首次被发现。ZAR1抗病小体的独特结构,暗示它很可能在细胞膜上成孔。此后,生化、电生理、细胞生物学和抗病功能验证证实了ZAR1抗病小体的确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道,发挥钙离子通道的作用,激活抗病反应,从而保护植物免受感染。随后的遗传学和功能验证完全支持了结构生物学的发现。国际植物免疫领域将抗病小体的发现和功能解析,视为植物先天免疫领域的里程碑发现。同行们也把两人视为互赢、取长补短的楷模。左为周俭民,右为柴继杰 图源:西湖大学盯住一个问题后,柴继杰总是推进得非常快,对合作者也逼得很紧。他常和周俭民一起讨论,下一步要做什么?涉及到需要对方做的实验时,他会毫不客气地问:“这个东西你做了有没有结果?”在生物学领域,很多人把结构生物学家视为“工匠”而非“科学家”,在合作时常常给他们相对不重要的位置,把他们的工作当成辅助或手段。周俭民觉得这并不公平,也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和合作。获得未来科学大奖后,他这样评价柴继杰:“整个植物抗病领域,因为他的加入提速了至少5-10年。”柴继杰则说:“我是阴差阳错走进了植物免疫领域。”如今,在国际植物抗病领域,现有的复合体结构几乎都出自柴继杰的实验室:2007年,第一个细菌效应蛋白和植物中对应抗性蛋白的复合物(AvrPto-Pto);2013年,第一个植物LRR模式识别受体复合物(FLS2LRR-flg22-BAK1LRR);2015年,第一个植物肽类激素的激活复合物结构(PSK-PSKRLRR-SERKLRR)……科研中,他永远记得一个原则,那是施一公告诫他的:结构生物学是Structure Biology,它等于“Structure”+“Biology”,任何结构都应以生物学问题为本,以生物学作为基准、问题和出发点。和自己赛跑2017年,柴继杰获得德国“洪堡教席奖”,前往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继续开展研究。赴德之前,柴继杰去找了周俭民,首先向老伙伴征询意见。周俭民觉得,柴继杰在中国做植物抗病,交流对象实际上只有自己一个人。欧洲是植物抗病领域最活跃的区域,去德国,柴继杰一定能接触到更多领域内的前沿专家,找到更多有意思的重要问题。收获是显而易见的。6年后,柴继杰要回国时,研究所专门为他开了一场离别学术会,请了国际上十几位知名科学家参加,感谢他所做的工作。“那一刻我确实很开心,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因为我做的事得到了尊重。”周俭民听过一个小故事,柴继杰在德国时,只要妻子不在,他就几乎天天煮挂面吃,觉得这样就挺好。“他的生活就是一杯白水”,周俭民说:“所以他能够那么专注。”在柴继杰的博士研究生贾奥琳眼中,老师更像是一棵竹子,那是一种生命力顽强、充满韧劲的植物,破土前会在土壤中酝酿很久。人们在新闻中看到的成功案例,往往只占科研的1%,它背后累积着99%的失败。柴继杰很清楚,科研是个很单调、无聊甚至乏味的过程,他几乎不会去想,万一做不成、万一通不过怎么办,只有一个信念:只要真正努力去做,不会有太大问题。进入生物学领域之前,柴继杰走了很长的弯路,他偶尔会想,如果当初没有考研,自己会在哪里?也许会一直在厂里,直到退休。“最后还是走到了正确的道路上,时间虽有些晚,也许这就是最佳的时间。”他相信一切都是必经之路,比如工厂4年,和科研关系不大,但给了他社会阅历,或者让他意识到自己至少不喜欢什么,从而就能去追求别的什么。图源:西湖大学得奖后,有人问柴继杰,你38岁才开始独立科研,是不是有年龄上的压力?他回答:“也许我应该有,但我确实没有。”在西湖大学,新的实验室已经种下了各种植物,拟南芥、水稻、本氏烟……在这里,柴继杰要继续他的研究,探索帮助植物提高免疫的新机制和方法,“我觉得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继续去做这件事,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柴继杰告诉经济观察报,自己今年57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希望工作到70岁:“我老是告诉自己,在头脑还清醒时,我要努力去工作。”原文来源:https://m.eeo.com.cn/2023/0908/604688.shtml
经济观察报 2023-09-13 16:45
你好,科学家MORE +
【传承·启蒙|科学精神】科研与我们并不遥远,每一次重大的科研成果都推动着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科学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解开了许多谜团。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从医疗领域的突破,到能源、环境、通信等各个领域的创新,科学研究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可能性。未来科学大奖与香港科学院、香港电台联合制作的《科学•创未来》,由五集纪录片组成,将陆续介绍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的精彩内容以及介绍获奖者的故事。首集介绍未来科学大奖周的活动,让观众了解最前沿的科研议题,以及对大奖周有更全面的认识。此外,亦会通过2023年的未来科学大奖各获奖者参与的圆桌对话,让获奖人分享他们的经验、见解和对未来发展的想法。最后三集中,每集将以一位历届获奖的香港科学家为主角:2016年荣获生命科学奖卢煜明教授、2019年荣获物质科学奖陆锦标教授,以及2022年荣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莫毅明教授。通过他们的故事,观众可以看到科学家在科研之路上的追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年轻科学家将与获奖科学家进行对谈,分享彼此在科研旅途上的经验和感悟。《科学•创未来》联合制作:香港科学院、未来科学大奖、香港电台资助机构:创新科技署《科学•创未来》第二集Future Minds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圆桌对话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科学精神是一种启蒙,一种传承。我们特别邀请到2023年未来科学大奖几位获奖者,包括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柴继杰、周俭民,物质科学奖获奖者陈仙辉,数学及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任少卿、张祥雨,同时邀请数学及计算机科学奖捐赠人王强老师担纲主持,数位嘉宾齐聚一堂,展开一场充满睿智的对话。这场对话,探讨的不仅是科学家们的获奖成就和科研经历,亦有他们的科学观、人生观等等话题。这几位获奖人的研究涵盖了广泛的科学领域,包括生命科学领域的植物抗病、物质科学领域的高温超导,以及数学及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人工智能。他们的工作为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深刻影响人类的生活和未来,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通过获奖人的经验分享,对科研见解和未来发展的想象,希望可以增进年轻一代对科学的认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激情。科学带领人类世界日趋进步,亦为大家创造新未来。听完这场对话,大家又有哪些想法呢?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相关阅读:12.25直播《科学•创未来》第一集《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特辑》
2024-02-19 13:02
你好,科学家Hello Scientists2023年,未来科学大奖以“Hello Scientists 你好科学家”为年度主题,计划陆续推出: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纪录片观影会、2023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未来’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第二册新书发布会、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等系列活动。在今年的未来科学大奖周期间,我们特邀国内外几十位知名科学家参与科学峰会,值此良机,我们梳理和采访了他们一些问题,或涉及学术工作,或涉及兴趣感悟,或涉及成长经历,或回顾如何走上科学之路,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丝启迪与触动。在这个专栏中,我们也将探寻科学的真谛,期待更多青年与科学家们一同追寻科学的奥秘,领略其无穷的魅力与奇妙。愿我们沐浴在科学的光芒中,让我们共同书写属于未来的壮丽篇章。点击观看视频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未来科学论坛,赞97范剑青,普林斯顿大学Frederick L. Moore金融学讲座教授、统计学教授、运筹与金融工程系前系主任、统计学委员会主席,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以下是采访实录:1、您所在的这个科学领域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范剑青:我所在的领域是统计与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所以我觉得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第一可以做理论、做数学,可以了解世界、创造算法。第二是我们能够研究其它科学,比如说从经济、金融、生物、信息、医学到人文社会。我觉得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它能够把社会上和科学上所关心的问题转换成一个数据科学与统计的问题。我自己在普林斯顿10个系兼职,经济、金融、计算机、应用数学、工业工程、能源中心,还有生物金融工程等等,总共有10个方向。所以我觉得最吸引我的方面是能够把很多社会上的问题,转变成统计与数据科学的问题。只要社会一直在发展,那么问题永远解决不完,越来越对其它学科有更多的了解,即可以做科学,又可以做人文科学。这是我觉得最吸引我的地方。2、您认为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科学研究中什么是最重要的?范剑青:我觉得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对未知的一种探索,对知识的一种求知,而且我觉得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别的学科的进展,也会影响你这个学科的发展。我自己觉得只有孜孜不倦,勤劳加汗水才能够真正理解一个学科,而且我们还可以在教课、上课的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这么多年了,我觉得我对知识还一直在不断地更新。科学家很重要的一个品质,就是对任何事情应该要有好奇心,追求好奇,知道好奇的背后是什么,自然的规律是什么,我觉得这应该是很好的科学品质。3、未来科学大奖的初心是希望影响更多年轻一代,您最想对年轻一代说些什 么?范剑青:他们比我们幸运,他们生活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年代,他们现在能做的很多事情我们当时是做不到的,所以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年代,他们有的机会、对知识的求知的工具比我们多的很多,他们现在有因特网能得到很多很多的信息,我觉得这些都是他们的资本。所以希望他们好好利用这种机会,为人类美好的未来做出更大贡献。未来科学大奖是往未来看的,那么最后的目的还是要改善人类的生活、改进人们生活的体验。所以希望年轻一代利用现在的工具,把我们人类的知识再往前推进,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幸福与和平。4、科学家有不知道的问题吗?有迷茫的时候吗?是怎么处理的?范剑青:当然有,科学家跟所有的人都一样,都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是我们的一个机会,也是我们的机遇。只有问题解决不了,我们才会去更认真去思考,去钻研,才会做出被人家所尊重的结果、被人家所记住的结果和知识。许多重要的成果都是在这种迷茫的情况之下,继续努力,往前再走一步,就看到柳暗花明。所以我觉得迷茫和不了解,其实都是一种很好的机遇。5、 对未来科学大奖有什么了解?说说您心目中的未来科学大奖。范剑青:我只听说过未来科学大奖,我也知道一些它的初衷,那就是能够鼓励年轻人,去创建更美好的未来。鼓励他们大胆去创造未来科学的发展,不要受到太多传统的束缚,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 这也给许多在这几个地区的华人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2024-02-01 15:57
你好,科学家Hello Scientists2023年,未来科学大奖以“Hello Scientists 你好科学家”为年度主题,计划陆续推出: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纪录片观影会、2023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未来’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第二册新书发布会、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等系列活动。在今年的未来科学大奖周期间,我们特邀国内外几十位知名科学家参与科学峰会,值此良机,我们梳理和采访了他们一些问题,或涉及学术工作,或涉及兴趣感悟,或涉及成长经历,或回顾如何走上科学之路,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丝启迪与触动。在这个专栏中,我们也将探寻科学的真谛,期待更多青年与科学家们一同追寻科学的奥秘,领略其无穷的魅力与奇妙。愿我们沐浴在科学的光芒中,让我们共同书写属于未来的壮丽篇章。点击观看视频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高彩霞,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以下是采访实录:1、作为基因编辑农业领军人物,您和团队 2013 年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期刊发表论文,使用 CRISPR 基因编辑修改了水稻的 DNA,这也是世界第一篇基因编辑植物的论文。本次大奖周-科学峰会您的主旨演讲《下一代 CRISPR 技术及其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也很精彩。如果给您一两分钟,您能快速给公众科普一下这些研究成果吗?高彩霞:这次我主要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基因组编辑技术,以及它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这是我过去十几年一直从事的工作。我之所以这么着迷这个技术,的确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首先是颠覆性,因为在几十年前,我们很难想象有这样一个生物技术,它能够对基因组进行精准的操纵。尤其是CRISPR技术,它让我们游刃有余地,当我们发现基因组上有些什么错误的时候,像拿着一个铅笔和橡皮一样对它进行修改。第二点我觉得是安全性,以作物改良为例,我们对植物基因自身进行改造,这个工具本身是不在基因组里的,因此完全没有外源基因的整入。我们很多年来都可以接受诱变育种,其实基因编辑育种和诱变育种的结果是一样的,并且它更加精准。第三个,也是让我非常着迷的,就是它让你充满想象和无限的可能性。比方说在我的报告里提到我们希望草莓变得更甜,可以针对相应的基因进行改造。另外一个就是我们也可以解决一些难题,比方像小麦这么大的基因组,想要小麦具有抗白粉病的性状,过去的技术是很难的。当我们有了基因编辑技术,我们就有可能迅速地在小麦中,产生抗白粉病的性状。2、从成长或学习经历来看,影响您成为科学家的最重要的人或事情或者一本书是什么?可以分享一下吗?高彩霞:在我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对我产生影响的人、书或者事件实在太多了。我就举一个眼前我能够想到的一个例子吧,这次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的赵忠贤院士,一辈子就是坐冷板凳,一辈子辛辛苦苦地从事着科研,获得了两次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及一次国家最高科技奖。他在量子科学领域的贡献,在全世界给我们国家争得了很多的荣誉以及很高的地位,我觉得是很值得让我学习的一个例子。另外一个例子,也是我身边的一个科学家,就是李振声院士。他来自于我们所,也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先生他也是一辈子从事小麦的研究,真正地帮助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或者更年轻一代科学家学习的榜样。从他们的经历上来看,我觉得两位老师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一辈子辛辛苦苦扎根在地里,或者扎根在实验室来做自己喜爱的工作。3、您所在的这个科学领域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高彩霞:在我个人的工作领域,最吸引我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一批最优秀的科学家,在充满干劲地做着生物技术。我们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者。这是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大家像在这个领域里你追我赶地赛跑。同时大家也相互帮助着,在很短的时间内,首先让基因编辑技术进入到每个实验室,并且在疾病治疗和作物改良上发挥巨大作用。4、您认为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科学研究中什么是最重要的?高彩霞: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可能要具有很多品质。我个人感觉“坚持”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尤其对于生命领域来说,有些工作确实是多年的积累。5、我们可以看到,女性科学家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好事,不过在发论文的数量、 职业持续性,以及在获奖比例方面,与男性科学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您的观察与经验来看,未来这种情况会有改观吗? 另外,请问在女性科技人才发展、激励等方面,您可以分享一些看法或建议吗?高彩霞:我们学生里女性占的比例一定不比男性低,但是随着博士毕业,到了课题组长或者教授这个层级的时候,能明显地感觉到女性占的比例是越来越低的。其实我也经常在思考,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女性的发展。我觉得家庭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除此以外,可能我们女性还没有发挥到极致。我知道我们很努力,我们博士生都已经一半是女性了,但是在往上走的过程中,可能是我们的坚持不够?总之我们还没把这扇门给打得更开。6、您最想对女科学家们说什么?高彩霞:我在比较我学生中的男生和女生的时候,我觉得女性更刻苦、更努力。但是我有种感觉,女性不是思考的少,而是在大胆思考的时候稍微弱一点点。所以我想对年轻的女科学家说,如果我们能更大胆、更自信地尝试一些事情,不要怕这个工作没做出来,可能前面的路会更宽一些。
2024-01-15 10:57
年报与审计报告MORE +
2022年审计报告2022年年报
2023-03-01 16:19
2021年审计报告2021年年报
2022-03-01 16:19
2020年审计报告2020年大奖年报
2022-03-01 16:19
更多MORE +
2023年10月20日,恰逢西湖大学成立五周年之际,为致敬未来科学大奖,由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办的“推进生命科学的前沿”学术报告会在云栖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数位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家汇聚这里,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会就此拉开了序幕。会议首先由西湖大学校长、2017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施一公致欢迎词,施老师对2023年度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柴继杰教授、周俭民教授表示祝贺,同时号召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基础科研中来,“科学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东西,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科研的队伍,希望更多原创性的基础科研工作能够被看到、被认可”。施一公,西湖大学校长,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报告会由2023年度“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周俭民教授和柴继杰教授共同主持。周俭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2023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柴继杰,西湖大学讲席教授,2023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教授是本次学术报告会的首位开讲嘉宾。在分享报告之前,邵峰教授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 1. 我们为什么做研究?2.我们应该如何研究?3.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研究? 邵峰院士认为这三个问题比报告内容更为重要,值得每位科研工作者深入思考。本场报告邵峰教授主要分享了非经典炎症小体通路的最新进展。细菌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与caspase-1介导的经典信号通路不同,小鼠caspase-11和人的同源蛋白caspase-4和-5能够直接识别来自细菌的脂多糖,它们活化之后可以让细胞发生促炎症的焦亡性死亡。在报告中邵峰教授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LPS如何结合并活化caspase-4/11?活化的caspase-4/11又如何特异的识别和切割GSDMD来引起细胞焦亡?这条非经典炎症小体通路在抵御细菌中的功能及其免疫机制是什么?细菌如何利用特定的Ⅲ型分泌系统的效应蛋白,包括IpaH9.8、OspC3和IpaH7.8,在不同的信号步骤中劫持和阻止非经典炎症小体的激活?邵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康乐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性研究动物的适应性和表型可塑性。本场报告康乐教授主要分享了蝗虫群聚的生物学机制。蝗虫之所以能够成灾,主要因为能够形成大规模的蝗群。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大约有8-9种化合物被认为是蝗虫群聚信息素,但是它们都不能满足作为群聚信息素的全部条件。最近,康乐教授团队鉴定出两种由群居型蝗虫特异释放的化合物:苯乙腈和4-乙烯基苯甲醚。经过系统的研究,他们发现苯乙腈是蝗虫释放的警戒化合物和毒物前体,用于群体防御鸟类的捕食。4-乙烯基苯甲醚也是由群居型蝗虫释放,它可以同时吸引群居型和散居型蝗虫,甚至4-5头蝗虫的聚集就能激发它的合成。他们进一步鉴定了4-乙烯基苯甲醚的特定感受器和受体OR35,根据受体序列用CRISPR-Cas9建立了OR35缺失突变体。这个缺失突变体失去了对4-乙烯基苯甲醚的吸引力。野外的田间实验证明,4-乙烯基苯甲醚可以强力吸引实验和野生蝗虫种群。因此,4-乙烯基苯甲醚是人类50多年来真正确定的蝗虫群聚信息素。它的发现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为蝗灾的预测和可持续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康乐,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第三位报告人陈晓亚教授来自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主要从事植物次生代谢和棉花生物学研究。植物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每个谱系中对相同或相似的前体物进行不同的修饰,以及复杂的代谢网络,使得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和生物功能具有极大的多样性。陈晓亚教授的报告探讨了地中海-欧洲和东亚鼠尾草物种中二萜类化合物差异化的基因组和遗传基础,尤其是植物适应山地生长的丹参。陈晓亚团队鉴定了了棉花中控制左旋和右旋棉酚生物合成的关键蛋白,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清除左旋棉酚,获得了低毒或无毒棉籽且对棉花抗虫能力无显著影响。此外,陈晓亚教授提到代谢产物的修饰在宏观进化层面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工作表明通过定向改变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对作物遗传改良和分子设计育种具有重要意义。陈晓亚,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第四位嘉宾是西湖大学讲席教授马秋富,马教授近年来致力于针灸实践背后的科学基础研究。特定身体区域的针灸可以远程调节身体生理功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来自日本、德国和中国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远程针灸效应部分通过体表感觉-自主神经反射机制来实现。例如,"足三里"等肢体部位的低强度的电针灸(EA)可以激发迷走神经-肾上腺反射,强大地调节由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全身性炎症。他们随后鉴定了一组感觉神经元,它们对低强度EA激发这种抗炎反应是必不可少的。根据这些感觉神经的投射到组织的方式,他们可以预测哪些身体区域对针灸有效,哪些不是。最近,他们发现EA可以用来减轻手术后的疼痛,很可能是通过不同的神经途径。这些发现为针灸调节炎症和疾病进展提供了神经解剖学支持,有助于建立现代科学知识和传统医学智慧之间的桥梁。马秋富,西湖大学讲席教授第五位嘉宾何祖华教授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分子植物卓越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抗病信号转导、功能基因和信号途径互作。植物进化出两个相互促进的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上的免疫受体PRRs识别病原分泌的保守模式分子(PAMPs)激活的PTI免疫反应,通过胞内免疫受体NLRs感受病原的特异性效应子(effectors)激发专化性ET1免疫反应。NLR是作物抗病育种的主要靶标,发掘广谱抗病NLR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育种应用潜力。水稻NLR PigmR控制对稻瘟病的广谱抗病性,并通过新的RRM结构域转录因子家族PIBP1激活下游防卫基因的表达。NLRs通过与病原菌效应子的“Arms race”,保护植物防卫反应的初级代谢途径,保证了PTI与ETI介导的广谱抗病。但在田间,作物在面对众多病原菌侵染往往是感病的,作物如何维持免疫与生长发育的稳态平衡并在病原菌侵染时能有效重组防卫反应?他们发现水稻Ca2+感应子ROD1作为一个植物免疫抑制中枢,通过降解ROS抑制免疫反应。其突变产生对多个病原菌的广谱抗性,但抑制生长发育。而病原菌进化出模拟ROD1结构的毒性蛋白抑制寄主的免疫。因此植物一病原菌共进化在蛋白质结构模拟和免疫抑制上功能驱动,让植物抗病性与生长发育维持相对平衡。此外,他们最近的研究表明,植物一病原菌共进化和人工选择对作物的NLR-TF构成的免疫模块进行了亚种间的差别选择,使籼稻和粳稻的抗病性存在遗传差异,并调控育性。这些研究为作物的广谱抗病和高产的耦合育种提供了新的理论,并可以大面积应用于育种推广。何祖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研究员第六位嘉宾陈玲玲教授来自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她一直致力于发现新的功能性长非编码RNA(lncRNA),研究它们的生成机制以及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作用机制。通过研究人类细胞中的非多腺苷酸化转录组,她们发现了多种从RNA聚合酶II前体转录加工产生的新型长链RNA分子家族。这些RNA通过在其末端与小核糖核蛋白(snoRNP)形成复合物(sno-IncRNAs)或产生环形RNA而得以稳定。除了解析了不同RNA家族的生物合成途径外,她们发现一些sno-IncRNAs在小胖威利综合症患者中缺失,而环形RNA则参与多种重要生命过程调控,并与自身免疫疾病相关。此外,通过研究一个定位于核仁的sno-IncRNA(命名为SLERT),她们开发了超分辨率成像方法,以更好地了解IncRNA在亚细胞水平上的作用方式。此外,她还讨论了SLERT如何调控rDNA转录和纤维中心/致密纤维成分(FC/DFC)单元,以及她们最近发现的被称为致密纤维组分外层(PDFC)的新型核仁亚结构区域,并发现PDFC关键蛋白质对于pre-rRNA的3'端的锚定、折叠和加工至关重要。这些研究拓展了人们对“基因组暗物质”非编码RNA多样性和功能的认知。陈玲玲,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本次报告会参会人员除了现场的来宾、西湖的老师和同学们,还有线上热情的观众们,半天的会议,线上累计观看人次达30万。这六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报告,不仅是对未来科学大奖的致敬,也是对西湖大学成立五周年的一份献礼。来源: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23-10-20 11:31
时间:10月16日 10:00-12:00 地点:香港科技大学赛马会高等研究院 - 卢家骢荟萃楼 - 佳兆业集团演讲厅链接:https://ias.hkust.edu.hk/about-us/our-facilities本场活动由未来科学大奖、香港科技大学、百融云创联合主办科技主题论坛:人工智能赋能科技行业“质变” 时间议程09:30-10:00签到10:00-10:10主办方代表致辞开场视频致辞10:10-11:1010:10-10:30 主旨演讲1  Web3与人工智能: 挑战与机遇-   汪扬,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大数据生物智能实验室主任,香港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10:30-10:50 主旨演讲2  人工智能时代的算力芯片架构创新-   谢源,未来论坛青年理事,计算机工程博士,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10:50-11:10 主旨演讲3  智能时代的企业智能化-   张韶峰,百融云创董事长、CEO,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席理事长11:10-11:50主题讨论-   汪扬(主持人),(见上)-   黄志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讯科技总监-   谢源,(见上)-   张韶峰,(见上)-   邓锋,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未来论坛理事,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   周逵,未来论坛理事,红杉中国合伙人11:50-12:00合影环节
2023-10-07 13:54
物理学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拓扑量子物理和高温超导。2013年,我在清华大学时带领研究团队发现了拓扑物质中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超导和高温超导领域是百余年来物理学家持续关注的领域。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于1911年最早发现了超导零电阻现象,两年后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过去的100多年里,超导领域先后有5次、七八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超导和超导现象的研究,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特别是电阻传输方面规律的深刻理解,这也是人们持续关注的原因。在超导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不断提升产生超导现象的温度。昂内斯最早发现超导时,实现温度是在液氦4K——约零下270摄氏度左右,温度非常低。不仅如此,液氦稀缺且昂贵,现在约200元/升。而液氮很便宜,相当于矿泉水的价格。如果把超导实现温度提升到77K,也就是液氮温度下的零下200摄氏度左右,就非常可观了,因为人们得到零电阻的成本降低了很多。当然,人类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室温下实现超导。如果真能实现,输电线路就再也不会因电流发热导致能耗巨大,很多电器也会因为室温超导的应用,大幅度降低能耗。电影《阿凡达》中悬浮的山,实际上就是室温超导现象。所以室温超导带给人们非常多的想象,但它现在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1986年,两位瑞士科学家在铜氧化物中发现了高温超导现象,即在液氮中实现了超导现象。他们在此后第二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最快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研究工作,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近40年过去了,人们关于“为什么不是金属的铜氧化物会出现高温超导现象”的探讨还在继续,这也成为物理学领域至今悬而未决的世纪难题。至少有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成千上万的研究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案——大多数声称是非常规的或奇特的,但常常相互矛盾。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有个重要问题就是超导配对的对称性——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传统认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是各向异性配对的——在不同方向,它的波函数在物理学上的基本量是不同的,这是高温超导研究中的一个主流认识。但经过大量阅读后我们发现,非常规的铜氧化物高温超导或许可以用传统的超导理论来解释:也许高温超导并不是那么“非常规”,而是一种正常的超导现象。基于这样的想法,2012年,我们发现了单层铁硒与钛酸锶衬底结合而衍生出的界面高温超导。虽然温度只是接近、并未达到液氮温区,但综合多个物理参数的推测来看,这是一种新的高温超导体系。它的关键之处是在非常简单的体系中发现的高温超导现象,不是各向异性的对称结果,而是一个简单的各向同性的对称结果。这个发现挑战了主流观点。2021年我们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的对称性是各向同性——是一个球形状态,而不是大家认为的棒槌形状态。这项工作从投稿到发表用了很长时间,尤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制备了上千个具有原子级平整界面的高质量约瑟夫森结。也就是说,我们是在最高水平、最高质量的结构器件上得到的不同于主流的观点。在这样的世界难题面前,我们提出了与主流共识相悖的观点,这是很难的。10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这一观点。现在,南方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共有6位青年教授带着20多名研究生,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仪器设备,通过最高要求的材料、器件质量控制,用最高的实验技术水平在做,希望证实我们的观点。即使最后证明我们是错的,也没有关系,因为用最可靠的实验把一个科学难题的解决推进一步,作用是巨大的。所以,要挑战世界性科学难题,我认为除了需要高超的实验技术、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勇于质疑共识或主流观点,并通过深度思考、仔细研究和充分论证,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批判精神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当然,这种坚持对于有毕业压力的学生和要证明自己的“青椒”而言,非常不易。我想,我们这些年长的科学家,首先要引导他们练好基本功、培养创新能力,使其敢于挑战难题,同时通过营造健康的学术环境,让大家能够安心科研,敢于做有难度、真正有创新性的工作。(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报记者赵广立根据其在“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中的报告整理)原文来源: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379.shtm
2023-09-21 14:59



登录 +

登录